文/陳菽蓁
平生快意事莫過於「聽評書掉淚、替古人擔憂了」,聽人說書或者說故事,為了裡面情節而感動掉淚,讀史時,替書裡已過世的古人擔憂,凡此都會讓你看見自己尚有滿腔熱情、對身邊事物甚是投入,實為可喜可賀,忽而你發現為之掉淚的事情已成過去、你擔憂的事情也事過境遷了,你的眼前無風無雨天下太平,所痛之事不過是太虛幻境、夢裡黃梁而已!你釋懷之餘不禁莞爾,當下覺得不亦快哉!
古時候那個怪人奇才金聖嘆,寫了許多令他「不亦快哉」的事情,不僅自娛也娛樂了幾千年後的現代人,都說「莫等待莫依賴、幸福絕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這幸福與快樂它是要努力去創造的,因此你常常要做些讓自己「不亦快哉」的事情,讓人間更「心適」一些,心適也者心裡安適也!若以台灣話來說:心適就是興味十足之意,如果每天都把日子過得「足心適」,那麼幸福快樂也就不遠了!
不過,凡是「足心適」的通常都不是正經事、而「有用」的事則一點都不「心適」,反倒是看似無用、多餘的事物反而讓人興味盎然:就像讀一本書為了書裡的人感傷落淚,明知道那淚早在一千年前已經流過,但淚流過後,人卻反而清爽了。做些「沒用」的事情也是一樣,明知道時間寶貴,理應珍惜時光努力向上,卻在些許閒情上獲得莫大的滿足,你因而覺得人生有時候也挺有趣,不禁覺得此刻真是淋漓酣暢不亦快哉……
夜晚無人的道路起舞弄清影,讓月光替你拉開帷幕、一整排的街燈為你打光,雖然翩翩影零亂,但心情很輕快;平日午後買一張車票跳上一列停在面前的慢車,讓車子帶著你去流浪,看到喜歡的站名就下車把它當作旅程的終點,呼吸一下「異鄉」的空氣、隨意拍幾張特寫,假裝自己是那替世界入鏡的名攝影師;在寬闊的美麗的知名河邊,向著河對岸的過往人們高呼問好,純粹自得其樂以為沒人聽見,不想對面的單車騎士竟飄過來一聲應答,叫你驚喜不已,大半天都樂淘淘……
其餘之「不亦快哉」也俯拾即是:冬夜燈下讀經、清晨迎風慢跑、假日花海看人,呼朋大啖美食、一起聽歌看戲──凡此種種皆不亦快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