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日本臨濟宗大本山建仁寺

文與圖/林政儀 |2016.02.03
3229觀看次
字級
建仁寺門前立著「臨濟宗大本山建仁寺」石碑。 圖/林政儀
方丈室。 圖/林政儀
大雄苑的枯山水。 圖/林政儀
東陽坊茶室。 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十一月的京都,初冬微寒,早晨的空氣透著清冽,在咖啡店小坐後,友人提議從祇園町南側轉進花見小路至「建仁寺」一訪。以藝伎身影聞名的花見小路,此時透著與華麗夜宴不同的氣息,寂靜且樸真,與相去不遠的建仁寺古剎霎時霄壤無別。

日本京都府東山區的「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宗寺院,亦是日本臨濟宗的大本山,八百多年前(西元一二○二年)由日本高僧榮西禪師開山,山號「東山」,為京都五山之一。

榮西禪師(一一四一~一二一五年)號明菴,一生二度入宋。建久二年(一一九一年)榮西禪師返日,於建仁二年(一二○二年)在京都創建建仁寺,宣揚禪宗。

榮西禪師也是第一位將「茶」由中國傳入日本的高僧。留學宋朝的榮西禪師,將茶種從大宋帶回日本,同時廣收各種與喝茶有關的文獻,於承元五年(一二一一年)正月完成著作《喫茶養生記》一書(註❶),內容詳細介紹如何種茶、如何喝茶以及喝茶的好處與功能。

建保二年(一二一四年),鎌倉幕府三代將軍源實朝(一一九二 ~一二一九年)苦於宿醉之疾時,榮西禪師呈獻給將軍的一碗茶,解決了將軍的困擾,同時獻上《喫茶養生記》一書,由此被尊為「日本的茶祖」。

因此在建仁寺內就有一塊「茶碑」,茲以紀念榮西禪師,茶碑旁的〈榮西禪師顯彰碑銘〉記述榮西禪師的生平及其將茶帶入日本的簡史,碑文第一句:「茶,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即引自《喫茶養生記》的卷頭之文。(註❷)

二○一四年四月東京國立博物館曾舉辦「開山.栄西禪師八百年遠忌特別展──栄西と建仁寺」大展,當時與友人特地赴日觀展,目睹在展覽結束前幾天,排隊入場的人潮仍大排長龍,對於「榮西和建仁寺」大展的盛況,尤令人感佩日本國民對歷史文化的重視。

而當時我與友人也隨著人潮魚貫而入,從第一展廳轉入第二展廳時,觀展人潮突然擁塞,耐著性子緩慢前進後,才驚見展場將偌大、莊嚴的建仁寺方丈室重現在展覽場內,令人震撼。並再現每年四月二十日為紀念榮西禪師的誕辰,建仁寺方丈室所舉行的「四頭茶會」場景。茶會所用的茶器、香爐、花瓶、燭台等擺飾,皆如實一一呈現在眾人面前,現場亦播映著「四頭茶會」進行過程的紀錄片,讓觀展者了解由禪宗寺院傳承下來的茶道禮儀與茶會形式。

這一次的觀展讓我起了一訪京都建仁寺的心念。殊不知之前幾次到訪京都時,見到常晃遊的花見小路上,竟坐落了橫跨八百年的「建仁寺」;因此,這次與友人於初冬漫步至建仁寺時,佇望著眼前的「臨濟宗大本山建仁寺」石碑,一時有得償宿願之感。

從花見小路底的北門進寺,往右方的「本坊入口」進入,在入口玄關處,即可見到「大哉心乎」書法立屏,此乃是建仁寺開山榮西禪師在其所著的〈興禪護國論〉的序言中第一句話「大哉心乎」(註❸),意即「心是宇宙萬事萬物中最為寬廣、無所不包的」。

踏入本坊隨著參觀路線,首先見到日本國寶《風神雷神圖屏風》,是江戶初期畫家俵屋宗達的代表作,以金色為底,雷神繪以白色相貌,與日本傳統畫法上使用紅色,大相逕庭,意想不到的是,整體畫面卻和諧地展現動與靜。現場展示的屏風雖已換成原作複製,但安置於歷史原場域中,仍相當震撼人心。

繞過庭院,轉個彎來到方丈室,正面室中佛殿,供奉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室中還有著名的「海北友松障壁畫群」。西元一五九九年,安國寺惠瓊法師將方丈居所移至建仁寺本坊,並委請書畫大家海北派始祖──「海北友松」,繪製大方丈障壁畫共五十幅(現存四十八幅);除了在方丈室內畫有十六幅《竹林七賢圖》障壁畫,其它包括,北西的房間是《琴棋書畫圖》十幅,南西的房間是《山水圖》八幅,北東的房間是《花鳥圖》十幅(現存八幅),南東的房間是《雲龍圖》八幅。這樣的大工程可謂是氣勢磅礡的巨作,不管在視覺上、空間上實在是一場盛宴;目前原作已收藏於「京都國立博物館」。

方丈室前庭「大雄苑」,是整片白沙配上巨石的枯山水,其在白沙上刮梳出涓涓流水之感的水波紋,廣闊的庭院充滿禪意,到此的參訪者都不約而同地靜默無聲,更使人感到無比的清靜。

從「大雄苑」西庭邊上,沿著庭院的石子小徑可前往「東陽坊」茶室,是日本茶聖千利休的弟子「東陽坊長盛」所建的茶室,其最初為建於「北野高林寺」內,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年)才移建於此。在豐臣秀吉「北野大茶會」時,「東陽坊長盛」擔任大茶會的副席,可見其在茶界是舉足輕重的,而茶室室內結構(草庵式二帖台目席),至今仍是日本茶道的典範。

近午,步出榮西禪師創建的建仁寺,初冬的暖陽正中,一如八百多年之前興隆日本臨濟宗的榮西禪師,依然照拂著東瀛的佛法,昌盛繁茂。

註解:

❶出自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出版《榮西和建仁寺特別展》,日文圖錄第二百七十頁中「喫茶養生記」一條。

❷同註❶,第五十七頁的作品編號25。

❸同註❶,第五十五頁的作品編號2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