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 范仲淹的憂

文/胡為民 |2016.02.03
1799觀看次
字級

文/胡為民

近讀《中國古代筆記文選讀》,兩則有關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為天下蒼生「憂」的記載,讀罷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宋仁宗皇右二年,江浙一帶遇特大天災,餓死者不計其數,屍體遍野,甚至橫七豎八地倒在大路上;這時,范仲淹任杭州知府,管領浙西路。

他一方面開倉濟民,採取各種辦法組織民眾互相救濟;另一方面根據江浙人酷愛水上競賽活動的習俗,大力支持這種活動,每天親臨觀看。從春到夏,城裡的居民都競相奔往湖畔觀賞,有時,整條街巷都不見人影;他還命令各個寺廟趁災荒之年、勞動力廉價大力整修……看似不務正業的「遊樂」和不合時宜的「大興土木」政策,卻讓杭州百姓因此有事可做、有飯可吃,順順利利地度過了大災年,這就是范文正公別具特色的荒年美政。

新政失敗,范仲淹被貶到邠州做官,有天閑暇無事,他帶領同僚、屬下到風景區的樓亭上宴飲,剛要舉杯,就看見有幾個披麻戴孝的人在營造下葬的器具,急忙派人去詢問他們。原來是一個客居的讀書人死了,準備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還沒有著落。

范仲淹聽了十分難過,立即撤去酒席,並給死者許多錢,叫人們好好地安葬這個書生,這就是范仲淹隨性而為的罷宴。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千年前,一個意氣風發的中年人面對「銜遠山,吞長江,浩浩盪盪、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的洞庭湖發出了自己的心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官者應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後,心繫老百姓、關心普通民眾的疾苦,從點點滴滴的生活小事著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身體力行的詮釋了「胸懷天下,心憂蒼生」的博大情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