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北京報國寺 文與圖/林政儀 |2018.06.20 語音朗讀 30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報國寺入口處。圖/林政儀 報國寺大門。圖/林政儀 報國寺中軸線上大殿之一,現為中國書報刊館。圖/林政儀 1466年明憲宗御製建寺石碑。圖/林政儀 1756年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報國寺碑。圖/林政儀 報國寺中軸線上大殿之二,現為郵票、錢幣交流市場。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三月至北京王府井書店訪書時,曾見一書提及一座始建於遼代的「報國寺」。回台後,向友人問起報國寺,卻無人參訪過,在書店中遍尋報國寺相關資料也不多,大多只是簡略的介紹。 今年五月的台北早已酷熱難耐,於是為一避熾熱氣溫而思北行,心想何不趁著北京天氣尚且涼爽舒暢之際至報國寺一探究竟?於是有了報國寺之行。 一日午後,在北京市西城區虎坊橋的湖廣會館附近用餐之後,便自忖報國寺位處廣安門,離虎坊橋不遠,或許信步而訪二十分鐘可至,晃遊之餘亦可消食。因此,便自虎坊橋西行,從騾馬市大街接廣安門內大街,一路經過菜市口、牛街,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已至報國寺前街。 我帶著喜悅的心情,來到報國寺入口處時,看到寺門旁的簡介,方知報國寺如今已是以經營書籍、郵票和錢幣為主的藏品市場與辦公用地,一時茫然若失!心想,雖然報國寺已不復見當年佛國榮景,但依舊想從遺存石碑、遺構中,懷想名剎昔日風華。 談到北京報國寺興建的緣起,可追溯至西元一一○三年遼代天祚帝乾統三年,然初建時規模不大,世稱小報國寺。報國寺到了明代初期時已有若干部份塌毀,直至明代成化年間,明憲宗國舅周吉祥居士在此出家,於是明憲宗敕令重修報國寺,於一四六六年整修工程圓滿完成,報國寺更見莊嚴雄偉,並奉敕更名為慈仁寺,坊間仍慣稱報國寺。一六七九年發生京師大地震,慈仁寺大部份伽藍嚴重坍塌受損,至一七五四年才得以重修,並更名為「大報國慈仁寺」。 明清時期的報國寺有七進殿堂,坐北朝南,主要伽藍均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寺中後院有著閣高三十六級的毘盧殿,登上毘盧殿可將京城之景盡收眼底。歷史上曾載有報國寺之「三絕」,是寺中供奉著明神宗時景德鎮窯燒造的窯變觀音,與寺中金代栽種的兩株雙龍奇松,是為報國寺三絕。據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中,亦可見四十多首關於報國寺「三絕」的詩詞詠歎。 報國寺最為人所知的遺事,莫過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思想家、經史學家顧炎武,於一六五八年來北京後曾寓居報國寺西院,一代大儒更為報國寺增添傳奇色彩。 一八四三年,翰林院何紹基、張穆等集資在顧炎武生前居住的西小院修建顧亭林祠。如今顧亭林先生祠堂早已不存,只能從《顧亭林先生祠記》和《重建顧亭林先生祠記》兩塊碑文,懷想亭林先生當年寓居報國寺,謀求復國而未果的愛國情操。 明末清初,報國寺已是京城內最聞名遐邇的書市,當時亦是文人雅士尋幽遊憩之地,佛寺周圍街巷內書鋪更多不勝數,又因為報國寺有傳統花市和每月逢五之日的廟會,因此訪報國寺的遊人,總不免在禮佛之餘,逛逛書市、花市。 清代初年著名詩人王士楨、孔尚任等皆是報國寺書市的常客,孔尚任更寫下一首詩談及報國寺:「彈鋏歸來抱膝吟,侯門今似海門深。御車掃徑皆多事,只向慈仁寺裡尋。」 一九○○年義和團曾聚集於報國寺之中,報國寺伽藍因而遭八國聯軍大炮轟毀。報國寺歷經歲月變遷與戰火,許多伽藍早不復見,現尚存一四六六年明憲宗御製建寺石碑、一七五六年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報國寺碑和一幅繪於一八○一年的《五彩天尊仙女》,二○○六年均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訪報國寺之際,有感世間瞬息萬變,枯榮相間,無常是常,唯有本心淨明,方得究竟。 前一篇文章 【風尚力】Calvin Klein凱文克萊 下一篇文章 【節日雜談】艾虎是什麼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遨遊藝事】京都天龍寺【遨遊藝事】 巴黎安吉麗娜茶館【遨遊藝事】 金閣鹿苑寺【遨遊藝事】 走進養心殿展【遨遊藝事】 巴黎居美博物館【遨遊藝事】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