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隱娘》坎城發威,侯孝賢奪最佳導演、林強以配樂榮獲原聲音樂獎最佳原創音樂獎。圖/金馬獎執委會提供
全版文/記者郭士榛
回顧二○一五文化界大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部《博物館法》、《電影法》部分條文,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在法規訂定下,政府部門可積極運用各項政策工具,推動博館、電影、水下資產保存等事業的發展。此外,台灣出品的電影《聶隱娘》坎城發威,侯孝賢奪最佳導演、林強以《聶隱娘》配樂榮獲原聲音樂獎最佳原創音樂獎更振奮人心。
三大法 推動文化事業
倡議逾三十年的《博物館法》是我國第一部博物館的專法,並配合租稅優惠,未來,將「國寶」捐贈公立博物館,可不受抵稅金額限制;各級博物館也將受分級輔導、認證評鑑等辦法規範。各公私立博物館也可因應蒐藏保存、教育推廣、行銷管理等業務需求,成立「博物館合作組織」,透過館際合作將分散的資源整合運用或加強偏遠地區之博物館教育,使博物館的公共性得以更有效發揮。
水下文資法 留住寶藏
立法院院會三讀修正通過《電影法》部分條文,法規整備能有助健全電影產業環境,為電影產業開展新局。該法自民國七十二年制定以來首次大幅翻修,對台灣電影發展有畫時代意義,最重要精神是以輔導代替管理,從戒嚴時期的消極管制,轉型為民主時代的產業扶植,要讓電影事業有更自由發展空間。廢除負責人學歷、特許經營、意識型態限制等大量不合時宜管制條文,以及其他屢遭各界質疑的電影片檢查、政府沒入刪剪電影片、放映政令宣導片等規定。
立法院三讀通過《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為我國第一部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專法。未來不當發掘、竊取、毀損、破壞水下文化資產者,將依該法處最高五年以下徒刑或併科一千萬元以下罰金。《水下文資法》通過後,我周邊海域的水下文化資產,能獲得更有效的保存、保護與管理。
侯孝賢 七度征戰坎城
《聶隱娘》是六十八歲台灣導演侯孝賢第七度征戰坎城影展,成功抱回大獎。他十年磨一劍的武俠片《聶隱娘》集藝術美學之大成,貼近時代感的武俠動作,受到評審垂青,為台灣爭光。侯孝賢說:「我來坎城第七次,這個導演獎給我很大鼓勵。」這也是他繼一九九三年以《戲夢人生》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後再度揚威坎城。
林強 電影配樂獲肯定
林強在坎城影展先聲奪人,以《聶隱娘》配樂榮獲原聲音樂獎最佳原創音樂獎,二十五年堅持音樂創作,獲國際肯定。
侯孝賢導演一九七三年踏入電影界,一九八○年拍出首部作品《就是溜溜的她》一鳴驚人,後來《風櫃來的人》獲得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影片,從此打開國際知名度。《悲情城市》於一九八九年為台灣電影得到第一座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又在一九九三年《戲夢人生》首度入選坎城影展,並抱回評審團獎。
新片《聶隱娘》籌備長達七年,是侯孝賢首部武俠動作片,也是繼《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之後第七度角逐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相隔十年重返坎城舞台,如今奪下最佳導演獎,是給他很大的鼓勵,他說,「因為拍電影不是那麼容易,要找錢更難,所以非常感謝」。《聶隱娘》橫跨台灣、中國、日本取景拍攝,成本高達四點二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