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與故宮合作,推出「遇見故宮南院」彩繪列車(圖)。圖/陳正興、劉學聖
高鐵與故宮合作,推出「遇見故宮南院」彩繪列車,圖為翠玉白菜。圖/陳正興、劉學聖
故宮南院十二月二十八日開館試營運,開幕首展也展出十個精彩豐富的文化珍寶。「人氣國寶」翠玉白菜也暫到「新家」故宮南院展出十個月。
故宮南院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這三種建築線條也象徵中華、印度、波斯三種亞洲文明。三種文明的動物象徵:龍(中華)、象(印度)與馬(波斯),其形象也不斷出現在南院建築。
進入博物館前,參觀者須跨過長達一百四十二公尺的「至美橋」,透過雙弧形的橋面板,從不斷變換的角度望見對岸的主體建築。
南院主體建築由兩座流線形量體交織而成,分別代表濃墨、飛白兩種書法筆法。若自高空俯瞰,南院臥躺於青綠的嘉南平原間,彷彿行雲流水的水墨線條。
院長馮明珠說,故宮南院十大首展中,除了「龍藏經」、明代官窯「青花瓷」,特別規畫的「至寶廳」,第一檔展覽就是翠玉白菜,十個月後再展出肉形石。故宮並在嘉縣表演藝術中心為開幕首展的八冊《圖錄》、《殊勝因緣—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探索》新書發表;《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紀錄片也是首映。
故宮博物院精心製作《認識亞洲》、《印度文化圈》和《華夏文化圈》三部影片,也將在南院展出,讓觀眾認識亞洲有一千多個民族與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