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出相.八十二現】漫哆囉
文/林孟蓉
咒語「漫哆囉」,梵文mantra,此處咒語也是結尾文之一,古漢譯為「壇場」、「道場法會」,今譯為「真言」、「咒語」。因此,此處「漫哆囉」有二層意義,不過若為古漢譯所指之「壇場」,則「漫哆囉」應該為「曼荼羅」;《一切音義》解釋為「聖眾集會處」,也就是指「念誦壇場」,在密教裡是指諸佛、菩薩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等所配製而成的壇城,意謂著獲得圓滿無缺之正等正覺。
一般而言,「曼荼羅」可分為「自性曼荼羅」、「觀想曼荼羅」、「形象曼荼羅」,人人皆有成佛之種子為「自性曼荼羅」,若眾生依觀想力觀見佛界稱之為「觀想曼荼羅」,若依觀想所得之佛像繪成圖像則稱之為「形象曼荼羅」。
而「形象曼荼羅」又可分為尊像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等四種。尊像曼荼羅又稱之為大曼荼羅,內容就是以形象來表現諸聖尊;三昧耶曼荼羅又稱之為象徵曼荼羅,即以諸聖尊所持之聖物為主要象徵;法曼荼羅又稱之為文字曼荼羅,主要以種子字來表現;羯磨曼荼羅或稱立曼荼羅,主要是指雕塑的壇場。
另外,「漫哆囉」就「真言」來說則為「曼怛羅」,有總持、能遮之義,也是如來的真實契理,象徵如來不可思議之智。因此,每一個咒音都總攝無量教法義理,持誦者藉此消除障礙、無明煩惱之闇眛,進而使身心清淨圓明。而「曼怛羅」在形式上也可以分為大咒、中咒、小咒。大咒,又稱根本咒,或根本心咒;中咒,又稱之為心咒;小咒又稱隨心真言。
所以,「漫哆囉」若為真言咒語的意思,那麼句譯就有「上述真言咒語」的意思,若為壇場的意思,那麼句譯就有「成就我及一切眾生」。
另外,此處題記為「此是觀世音菩薩解舌嗜於味兜羅錦手」和咒語的意思並無直接關係,就詮釋意義上來說,「觀世音菩薩解舌嗜於味兜」,也就是說是由空性智慧中見五蘊諸法之真實性;而「羅錦手」非大悲咒四十手印之一,因此有待日後更多文獻加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