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筱鴻
即使不領薪水也要放手一試的熱忱,讓我獲得雜誌社的機會。但是我手邊根本沒有客戶,而且那時BAZAAR雜誌是新面孔,除了時尚圈,外界很少人聽過,這下好了─我要如何在一個月到三個月內,讓自己做出成績,有機會被看見?
當時主要客戶都掌握在資深業務員手上,菜鳥只能自求多福,不只在雜誌社,任何領域的業務生態都是如此。以前做廣告不是講「做」廣告,是講「拉」廣告,就像拉保險一樣,有時難免給人負面的觀感,拜訪客戶碰上軟硬釘子甚至嘴上吃一頓排頭,都是家常便飯。但是我除了拼命四處拜訪,別無他法,人家一天跑三、四攤,我就安排六、七家。
可惜光靠這樣,還是無法讓業績破蛋,急中生智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異想天開,某天看到中國石油,就自己發明了一個標語:「為台灣女性加油!」在過去,從來沒有人想過以女性讀者為主的時尚雜誌,可以找形象陽剛的中國石油刊登廣告。我絕對是業界第一個,真是既天真又天才,或者應該說我是「天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