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井順一
人在忙碌的時很容易出錯,尤其是趕工時的時間壓力,會使得心情焦慮而無法冷靜判斷,而犯下平時不會產生的失誤。職場中,有人總是被期限追趕得忙不過來,相對的,也有些人時間充裕,因此可以讓比較有餘裕的人去協助忙不過來的同事,就能夠緩和某些人被時間追著跑的焦慮,降低失誤的發生率。想要知道同一個職場中,哪些人正在忙碌,哪些人時間還很充裕,其中一項指標就是加班的次數多寡。
利用加班券日誌,可以記錄每個人加班的狀況,以便同事之間相互支援。做法是先發加班券給員工,需要加班的人,就把加班券貼在日誌上,等於通知其他人自己必須加班。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可以從日誌中看到哪些人處於忙碌狀態。那些手中的加班券還剩很多的人,就是目前時間還算充裕者,由這些人來支援忙不過來的同事吧。
任何人都可能犯錯,而且一個員工初犯的過錯,經常都是職場中重複發生的過失。所以若是能夠把個人的失誤經驗和其他人分享,就能讓其他同事引以為鑑。雖然沒有人喜歡大肆張揚自己的過錯,但是為了防止相同失誤一再上演,還是有必要公開失誤的前因後果,共同防範同樣的事件再發生。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使用失誤分享板,公開曾經有過的過失和疏忽,共同尋求改善對策,藉以避免再次發生。在這裡特別要注意,公開自己的失誤,重點不是追究失誤的責任該歸咎於誰,而是探討失誤發生的原因。
好的職場風氣是不去針對個人,讓員工都能夠勇敢坦承自己的疏失,而且願意提出來,共同探究工作方式及軟硬體環境是否有不足之處。
誰都可能會有工作上的失誤,如果錯誤不算嚴重,發現後趕快修正或重做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光憑自己無法善後的過失,就必須向負責人或相關部門報告、聯繫,立刻採取控制措施,防止錯誤外流或是影響的範圍持續擴大。
防止失誤擴大 報告聯繫檢查表
所謂的報告,是針對該做的工作,報告該事件的結果;聯繫則是發生某些狀況時,傳達該項事實。在這類事件中,最常見的不當行為就是「沒有據實報告」。當事人只憑臆測或個人意見,卻彷彿親眼見到事實般說出:「應該不要緊」、「釀成問題的機率不高」,毫無根據的說出樂觀期待、報喜不報憂。其實因為報告內容有問題而出錯的事件,在職場中十分常見。在過去,通常是因為報告及聯繫對象錯誤、時機過晚,或是沒有傳達給正確的對象等,這些造成損害擴大的主要原因。
利用「工作報告檢查表」或是「工作聯繫檢查表」,確實指導新人如何正確傳遞必要的訊息,防止失誤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