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從詩與文看見立體世界 採訪報導/杜晴惠 |2015.08.23 語音朗讀 29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在華文世界備受推崇,擁有眾多粉絲與知音。圖/鄭清元 散文集《粉絲與知音》 圖/九歌出版社提供 詩集《太陽點名》 圖/九歌出版社提供 採訪報導/杜晴惠 圖/九歌出版社提供 「《太陽點名》是我的第二十本詩集,沒把握會不會有第二十一本。」詩人余光中在紀州庵文學森林的讀者見面會中如是說。寧靜小巧的場地,座無虛席,會後提問的幾位讀者均表明擔任教職,提出的問題深刻而具體,在文學園地耕耘超過一甲子的大師,面對文學知音一派輕鬆自在,氣氛溫馨。 見面會上,八十七歲的余光中,簡單地回顧自己的創作過程,從梁實秋、思果,談到夏志清,每一句話彷彿現代文學史的篇章。他說,一九五二年大四那年,他出版處女作《舟子的悲歌》,當時的老師梁實秋幫他預估,大概只能賣三百本,「我不服氣。」他說,最後印了一千本,花了兩年時間賣完,「這次出版詩集,最近陳素芳(九歌總編輯)就告訴我第一版已經賣完。」 眾所周知,詩集在出版市場上一向難以暢銷,多年來僅有少數詩人作品能有亮麗的銷售量,余光中便是其中之一。他說,寫詩方法人人不同,但他認為作品一定要雅俗共賞,「生前沒人看得起,死後沒人買得起」是許多藝術家的寫照,「我的詩很少人看不懂。」 談到如何寫詩,余光中常說他的詩「有些是追來的,有些是等來的」,追來的詩常常是應他人的期望,自己也有興趣而寫,這類詩常常是題目大,背景複雜,需要大量閱讀參考書,作足準備;等來的詩則是自己想寫,有些則是不請自來,也就是所謂的靈感。 主題與體裁 包羅萬象 日前出版的新詩集《太陽點名》收錄余光中過去八年來的創作,全書分成三輯:〈短製〉五十五首、〈唐詩神遊〉二十三首、〈長詩〉四首,共八十二首。 在〈短製〉中有一首〈佛光山一夕〉寫於二○一三年十月,描寫他與家人在重九前夕到佛光山登高、寄宿紫竹林精舍的心境,「……月色正好,露水不重/回空房誰能甘心/況且佛陀,祂/也還沒歇呢,期剋印/正合著與願印」。 出版社在簡介中寫道:「這是余光中所有詩集中分量最重的。主題、體裁、語言變化更是包羅萬象,有幽默可愛的〈太陽點名〉,描繪名勝的〈阿里山讚〉,〈白眼青睞〉寫苦中作樂的就醫經驗,還有以唐人為師的仿作或遊賞名勝風景有感而發之作如〈下江陵〉、〈楓橋夜泊〉,因為美加上宗教感動而創作的〈大衛雕像〉等精采詩作。」 至於為何以〈太陽點名〉一詩作為「書名」,他則說,這首詩在環保署的贊助下,此詩得以銅牌刻碑立於澄清湖畔,有其紀念的意涵。 網路世代,寫作形式千變萬化,閱讀的內涵也早已改變,但詩仍是詩。置放於博客來網路書店網頁有篇出版專訪,編輯問余光中:「老師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到了二十一世紀還依舊讀詩的讀者說?」余光中回應:「到二十一世紀,詩還是要讀的。連政治人物都應該要讀,用詩比較有人情味,容易打動文化認同……可以說,沒有詩,民族語言未免太寒酸。」 右手寫詩 左手寫散文 在文壇,余光中向以自律性高、筆耕不輟而知名,他在《粉絲與知音》的〈後記〉寫道:「我最不喜歡有人問我:『你還在寫作嗎?』就算網路正在篡平面出版的位,我的作品仍經常出現在報刊上。這漫不經心的空洞問題,我聽來就像是問:『你還在呼吸嗎?』」 在見面會上,他說,如果詩是「右眼」,那麼散文就是他的「左眼」,透過詩與散文,看見一個立體的世界。這本散文新作《粉絲與知音》,收錄他自二○○六至二○一四之間的散文,共分二輯。第一輯多為抒情與敘事相融;第二輯三十八篇,多為小品或雜文,文章較短,有擔任台灣大哥大「簡訊寫作比賽」決審委員而寫的文章,也有多篇文章哀悼作者的師友,包括趙麗蓮、英千里、吳炳鍾、李煥、袁可嘉、許世旭、鍾鼎文、顏元叔、林忠民、杜十三等。 人們常以「江郎才盡」來形容創作能量的枯竭,但余光中說:「我慶幸我有四個發電廠,詩、散文、翻譯、評論,一個廠停電,其他廠還在運作。另一個說法是,如果一個作家對生命保持敏感,主題就不會匱乏,對語言保持敏銳,文字就不會粗糙,如此自可減少『江郎才盡』之憾。」 對於出版社來說,這位文學大師不僅對生命保持敏感,從交稿細節亦可以看出他對作品的「尊重」,且數十年來如一日。主持讀者見面會的陳素芳打趣說,「這點我可以作證,甚至書出版之後,老師仍會不斷校對。」每篇詩作仔細謄寫,交稿時編好順序與頁碼,陳素芳說:「原稿就像藝術品,我從不敢用原稿發稿。」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我生活中不能沒有書——美國全國圖書節十五周年 下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世界最大圖書館 館長畢林頓要退休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專訪澳洲兒童作家 葛瑞米.貝斯 在冒險與遊戲之中 愛上閱讀閱讀作家林洸耀:為龍把脈 正視未來向樹學習 找回愛與夢想父母可以道歉沒問題前進義大利波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