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義大利波隆那 採訪報導/杜晴惠 |2015.03.22 語音朗讀 27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旭恭以繪本《誰的家到了?》內頁畫作入圍插畫展。圖/信誼基金出版社提供 《誰的家到了?》限定版多了「公車玩具卡」與三隻小動物的立牌,讓親子除了閱讀,還可以DIY自己的小紅公車。圖/信誼基金出版社提供 陳又凌的〈貓騎士〉作品第二幅「機車海」,畫出台灣街道上特有的摩托車景象。圖/陳又凌提供 採訪報導/杜晴惠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是世界最大的童書展之一,歷史超過五十年,今年按照往年於三、四月舉辦的傳統,選在三月三十日到四月二日舉行。為了讓國際童書出版人了解台灣童書漫畫與圖文作品,台北書展基金會以「瞧!台灣」(Ciao TAIWAN)作為「台灣館」的主題,從去年九月開始徵展,期望能向全世界介紹年度最能代表台灣的出版成果。 在波隆那兒童書展內,除了展示新書、版權交易外,每年最重要的兒童圖書獎項「國際安徒生文學獎」及「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紀念獎」也在書展上揭曉,儘管台灣尚無任何一家出版社作品奪此冠冕,但波隆那五十周年時,台灣的格林文化入圍了「全球最佳童書出版社」,此外,近年來台灣的插畫家在書展增設的「插畫展」中,愈來愈受到矚目。 插畫本身就是焦點 「插畫展」分為文學、非文學兩組,沒有區分名次,只要入選就等於得獎,今年台灣有五位插畫家入圍,分別是王書曼、林廉恩、徐銘宏、陳又凌和劉旭恭。 插畫是繪本的靈魂,此次入圍的作品,除了劉旭恭是以繪本《誰的家到了?》內頁五張畫作入圍,其餘都是插畫家自行設定主題的繪畫作品。 小天下總編輯李黨表示,「既名為『插畫展』,不管是否出版成書,插畫作品本身就是焦點。」過去和小天下合作過的作者,除了王書曼外,還有湯姆牛、陳盈帆、鄒駿昇也曾入圍波隆那。而曾以《首席大提琴手》榮獲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的王書曼,在介紹唐詩的《紅豆生南國》插畫作品,也榮登德國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二○一五年曆,此次入選波隆那的〈星鳥〉作品,未來也可望發展為繪本故事。 首次入圍的插畫家劉旭恭,下周將帶著信誼基金出版社為他重新製作的「限定版」前進義大利。這本《誰的家到了?》,去年已獲得「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年度圖書(繪本)獎」。 「紅通通的小公車,會開到哪裡呢?車上載著誰回家呢?啊!公車來了!小蛇、小兔子、小熊一起跳上紅色一二三號公車,出發!經過了擁擠的街道,穿過了大河上的橋,下雨了,大家一起幫公車打傘吧,然後公車慢慢的爬上彎彎的山路,小蛇到家了!公車經過香香的草原,小兔子的家也到了!公車開進森林裡,誰的家快到了呢?」 這本《誰的家到了?》是劉旭恭為一到四歲幼兒設計的硬頁圖畫書,可以玩、可以讀。擬人化的小公車帶著小動物穿梭在充滿童趣的風景中,除了享受如變奏曲般反覆、但不重複的故事韻律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透過一再重覆的句子,例如「誰的家到了?」「外婆的家到了」「誰的家到了?」「小貓的家到了」……反覆練習,讓幼兒的語文能力變得更好。 畫風輕鬆富有童趣 至於陳又凌的入選作品〈貓騎士〉,則以台灣市井小民的生活為背景,描述一隻名叫「兔子」的貓咪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騎乘摩托車上班,或當送貨員經過忙碌都市,路上的人個個都是低頭族,色調柔美,幽默又帶點童趣。 輔大平面設計系畢業的陳又凌,曾於大學畢業後到荷蘭烏特勒資藝術學院(Utrecht School of the Arts)取得編輯設計碩士學位,回國後將碩士論文出版成《童話的真相》一書,為讀者解析繪本的結構,以及圖像作者如何表現動物的擬人化特徵。 作品入圍的陳又凌,算得上是雙喜臨門,接受採訪時她正在「坐月子」,儘管回台七年多來,她必須創作者兼經紀人,任何事都要自己打點,也遇上許多的困難,像是為了要配合出版社而調整自己的畫風……「生產的經驗會讓我有更多的體悟和感受,相信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會激發我的創作靈感。」她說,未來也希望能出版由自己主導構思的繪本作品,她透露,有個朋友目前正在為她的另一圖畫作品撰寫故事。 畢業於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的劉旭恭,直到二十二歲參加繪本創作課程才重拾畫筆,專職繪本插畫創作,二十八歲出版第一本圖畫書創作《貝殼化石》。今年另一位以作品〈最後三件事〉入圍波隆那的徐銘宏則是在三十八歲重拾畫筆,他雖歷經美工技職體系訓練,畢業後卻從事雜貨店店員、送貨司機等工作,直到二○一二年才重拾畫筆。「對徐銘宏來說,晨間的靜心與呼吸練習,是每日必作的重要早課,透過這段心智專注與意識擴展的過程,重塑他與世界間原初的平衡與合一。」當入圍消息傳來,《FLiPER潮流藝文誌》如此介紹徐銘宏。 最後,畢業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從二○一三年經營個人插畫工作的林廉恩,則自述除了插畫,專長是平面設計和繪本創作,他說,「藉由插畫的表現,紀錄生活故事」,由親人和朋友所構築的小小美好生活都是他創作繪本的主題。 前一篇文章 台灣繪本 花團錦簇 下一篇文章 愛書人手札 記憶、理解、創造 能力大躍進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專訪澳洲兒童作家 葛瑞米.貝斯 在冒險與遊戲之中 愛上閱讀閱讀作家林洸耀:為龍把脈 正視未來余光中 從詩與文看見立體世界向樹學習 找回愛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