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間生活系列 分享與愛 給人希望

 |2015.08.08
1449觀看次
字級

美國對外援助總額最多,超過三百億美元,是第二位國家的兩倍多;但依國民總收入(GNI)比重計算,不到百分之零點二,遠低於大多數國家。全球最慷慨國家是盧森堡,占GNI比重達百分之一,其次為瑞典、挪威、丹麥、荷蘭、英國等,占GNI比重至少百分之零點四五;美國未列入「最慷慨的十一國」名單。這些國家可能沒有「博愛」一詞,但博愛的指標之一「對眾人廣施愛心,伸出援手」,他們盡力做到了。

各國都有貧富兩極化問題。《華爾街日報》報導,極端貧困人口在過去二十五年減少了一半,許多曾經長期依靠外國援助的國家也能自給自足了。但為什麼大家還覺得情況在惡化?很大程度是因為關於全球貧困問題的三大謠言。

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茲設立的「比爾及梅林達蓋茲信託基金會」指出,謠言一是「貧困國家注定貧困」,但外國援助的確使經濟改善了。謠言二稱「外國援助是浪費」,比爾蓋茨說有人抱怨外援被當地官員貪汙,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今天問題小多了。而且,難道就應停止挽救貧困生命嗎?

實際上,外援不僅拯救生命,還能為持久、長期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一九六○年出生的嬰兒,在五歲前死亡的機率是百分之十八,現在不到百分之五。比爾蓋茲問:「能說援助是浪費嗎?恐怕不能。」

謠言三是「拯救人命,導致人口過剩」,比爾蓋茲說,讓孩子「死於當下、以免日後餓死這種思維,不僅缺乏同情心,也起不了作用」。挽救生命並不會導致人口過剩,事實恰恰相反:人們享受基本醫療保障,相對富庶,享有最基本的平等權利,擁有避孕選擇,「這才是創造可持續性世界的唯一路徑」。

比爾蓋茲是世界首富,基金會大量援助貧困國家與人民,光是看他駁斥三大謠言的說詞,彷彿就看到一顆溫暖的心,照亮了貧病世界的各黑暗角落。當今世上許多人厭商、仇富,從「百分之九十九對抗百分之一」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開始,這種心理瀰漫各國,但比爾蓋茲不是唯一行善的博愛企業家。

聯合國大會二○○○年決議,將每年六月二十日訂為世界難民日。但十五年過去了,問題更為嚴峻,尤其歐洲面臨二戰後最嚴重的兩大移民危機,第一個是根源於敘利亞內戰;第二個是從非洲湧向地中海國家的移民潮。

盡管拯救生命是沒得商量的責任,但該如何處置這些被拯救的生命?義大利啟動「我們的海」行動,展現博愛精神。但這本是拯救落水移民的善意,卻被說反而幫了人口販子的忙,鼓勵更多人離開非洲。這個問題,可以用比爾蓋茲上面的話來回答:「難道就應停止挽救生命嗎?」

丹麥右翼的「丹麥人民黨」在大選獲勝,又一個反移民政黨在歐洲掌權。反移民甚至反難民心理,在歐洲各國升溫,歐洲人變得冷酷無情嗎?答案為否,因為非法移民和難民過多,的確造成經濟壓力,分食就業機會的大餅。

歐洲決定發起軍事行動,剿滅人口販子。各國也開始協商,分配難民配額。六月底,柏林有五千人走上街頭,聲援尋求庇護的移民。伸出援手,廣施愛心,雖是沒得商量的責任,但愈多國家人民願意分享資源,那一張張絕望的臉就愈少。(系列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