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公布去年我國離婚統計,離婚對數比前年減少百分之零點八。台灣離婚率偏高,十年來增加八成,從二○一一年的亞洲第一成為世界第三。離婚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婦女在經濟獨立狀況下,不再需要找長期飯票,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大的掌控權,不必迫於現實忍耐不幸福的婚姻。
美國人類學者費雪研究,美國男性不再認為女友的收入、教育與智慧程度應低於自己。費雪認為,傳統的男尊女卑,妻以夫為貴的組合早成歷史,美國男性不再堅持兩性關係中需維持優越感。
美國影星喬治克隆尼去年娶了知名人權律師艾拉穆丁,被稱為「克隆尼效應」和「花瓶丈夫」是新趨勢。克隆尼本身事業有成,當然不會是「花瓶丈夫」,這只是用來對比過去以夫為貴的「花瓶妻子」。
傳統社會是父系和父權社會,男主外女主內。近代由於女性教育程度提高,雙薪家庭常見,女性事業成就甚至高於丈夫,「女主外男主內」趨勢增加。
過去男人主宰世界,現在女人開始在許多職業占重要地位,像是醫生、律師、銀行家、會計師等,更有超過半數的經理人為女性。美國研究統計,未來十年會大幅成長的十五種職業領域,有十三種會被女性主宰,由女性「當家作主」。
但男女平權還有待努力。中研院院士、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孟懷縈日前在台大畢業典禮演講,提及「在美國工作,最不服氣的是性別歧視。」而工作與家務間的選擇,仍困擾許多職業婦女。
現在雙薪家庭的男性參與家務時間已增加。此新趨勢改變了夫妻間家庭角色的扮演,但伴隨而來的是調適角色衝突。在職場「當家作主」的女性,在家庭如何與「當家作主」的丈夫相處?
現代平等價值觀認為,夫妻應合作維持家庭生活,主內者和主外者為合作關係,因此沒有誰當家的問題。夫妻關係著重於感情維繫,男女平等,相互尊重。過度強調個人主義,可能導致失和。夫妻相處,難免意見不一,需要不斷溝通,才能和睦。
有專家談夫妻和睦的四個方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菩薩所修行的「四攝法」,轉換一下思考,的確可以作為夫妻相處之道的準則。
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財布施包括錢財、物質、勞動等施捨,如雙薪家庭的財務與家務。法布施是傳授知識、智慧、技能;夫妻都受過高等教育,可以分享工作心得,相互激勵。無畏施是令人脫離恐怖的施予,可以用來思考家暴問題。
愛語可以理解為善軟之語,夫妻間常說歡悅讚嘆的話,當一方情緒低沉時,說安慰之話。至於利行,是捨棄自利而行他,以別人所遇的當作自己所受的,夫妻相互利行,才能共築快樂溫馨的家庭。
至於同事,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感受,我們要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感受別人的感受,苦其苦,樂其樂,令別人多親近自己。夫情間能同苦同樂,感情更融洽。
家庭由夫妻共同創造,彼此都有優缺點,美國婚禮牧師會問雙方願不願意「無論貧富愛你到永遠」。愛是接受,接受對方整個人,包括優點跟缺點,夫妻雙方發揮人性化尊重的「四攝法」,家庭必然和樂。(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