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恐脊損 救命不能移 陳玲芳 |2015.07.24 語音朗讀 22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一步驟「測」,測量受傷者的傷害狀況,以判斷脊髓受損的狀況。圖陳雨鑫 第二步驟「套」,幫患者套上頸圈,避免傷者的頸部受到二度傷害。圖陳雨鑫 第三個步驟「固」,將傷者的頭、頸、身體呈現一直線,固定在搬運板或是擔架上。圖陳雨鑫 最後一個步驟「送」,立即將患者送到周邊醫院就醫。圖陳雨鑫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脊髓損傷基金會昨舉辦「救命不能移」記者會,呼籲民眾,目擊車禍,千萬不要隨便搬動傷者,否則很容易造成「二度傷害」。最好是協助報警、給予及時安慰,然後幫忙指揮引導現場交通,指揮後方汽車駛離,避免再度發生車禍。 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逐年攀升,車禍現場往往有許多「熱心」民眾,會把傷者趕快扶坐起來,北市消防局提醒,「把傷者趕快扶坐起來」其實很危險,不懂急救要領的民眾隨便扶起傷者是錯誤行為,反而會壓迫傷者的神經或氣管,導致終身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兩位脊髓損傷傷友,昨日坐輪椅現身說法,台北市消防局特別示範專業人員正確的「測、套、固、送」救護流程,並由脊髓損傷專家、台北榮總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昭慶在旁解說,提醒民眾,意外發生時,切勿移動傷者或讓其他人移動傷者,否則「熱心幫倒忙,會讓傷者更傷!」 三十六歲的李珈妮,國中時期因車禍造成頸椎高度脊髓損傷,造成項椎以下機能喪失,肩膀以下癱瘓,只能靠輪椅行動。她回憶二十多年前,她騎機車撞上停在路邊轎車後,半臥在地上。當時她覺得脖子又痠又麻,一位好心的鄰居,馬上幫她按揉、做頸部按摩。 在救護車到場後,她在未套上頸圈固定頸部,也未將頭、頸和身體呈一直線且固定在擔架或搬運板上的狀態下,幾乎毫無知覺地,「被一群民眾七手八腳的抬上高高擔架」,結果造成頸椎三、四、五節骨頭碎裂,壓迫到中樞神經,導致肩膀以下全部癱瘓。 吳昭慶醫師強調,預防「二次傷害」,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隨意移動傷者,以免在不當搬運下,反造成受傷部位再摔、再扭或再擠壓等位移。若傷者意識清醒,但失去知覺,也許不見得有頸部外傷或大流血,如果情況急迫,必須將傷者拖出車外,也應注意頭、頸、腰椎,即俗稱的「龍骨」,要保持一直線,不要折到。 前一篇文章 大肢佬小心 肢端肥大死亡率高 下一篇文章 塵爆第9死 男大生捐眼角膜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2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3佛光會訪越南 推人間悅讀、贈輪椅 2025.08.0904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5【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6想念2025.08.1007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8瑞士佛光山重建 法蘭克福佛光人支援搬遷2025.08.0909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10【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工生殖備孕壓力大 醫籲夫妻突破3難關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暖月唐心中秋禮 守護唐寶寶夏天吹冷氣疲累頭暈 薑茶刮痧抹精油緩解衝擊波碎石術 3度心梗翁獲新生多吃核桃深綠色葉菜 清腦霧延緩神經退化 作者其他文章人工生殖備孕壓力大 醫籲夫妻突破3難關暖月唐心中秋禮 守護唐寶寶面對憂鬱症挑戰 從復發到重拾希望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秋老虎來襲火氣大 綠拿鐵降燥微塑膠粒傷心腎功能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