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十年磨一劍」的考驗,吳家德(右)用成果與成績驚豔。圖/吳家德
圖文/吳家德
英倫作家艾倫.狄波頓說:「工作和愛一樣,是人生意義的主要來源,能為我們帶來滿足,也可能摧殘我們的心靈!」這幾年到大學分享生涯規畫與職場競爭力,深刻體會莘莘學子徬徨的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到底是找本科系範疇的工作好,還是找自己喜歡,但不一定學校有教的工作;他們無助的是,學校老師的職場經驗有限,能給的方向與建議不多,終究要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才行。
學校畢竟是基礎教育,有其專業養成的底蘊,若找到相關工作,上手較快,也較能累積豐厚實務經驗。但弔詭的是,有許多人總覺得讀錯科系,希望打掉重練,有所改變。這種類型,我的建議是,若勤勞肯學不怕苦,態度正確又謙卑,主管通常是願意重新教導。但可預見的,這類工作,專業門檻低,業務性質的比重高。
關於如何跨出找工作的第一步,發現自己職場的桃花源。我的建議是,平時就該累積求職的能量,這個能量包含「能力」與「興趣」。若能兩者兼具,恭喜你,這份工作就是你的最愛,好好下手不要放手。若是只有能力沒有興趣,套句企業內訓大師謝文憲(憲哥)所說,「專業讓你稱職,熱情讓你傑出」,你頂多平順,無法高人一等。若是只有興趣但缺能力,端看你是否能忍受「十年磨一劍」的考驗,用成果與成績讓別人對你驚豔。
樂在工作的定義,我的見解是,要能不怕「重複性」,更要找到「成就感」。作家褚士瑩說:「每一份工作最後都只剩下瑣事而已」。與我認知的一份好工作,到頭來就像是每天吃三餐一樣的規律與平凡相同。但心態上可以不同的是,既然都要吃,可以選擇吃飯或吃麵,讓自己的菜色可以變換自如,永保新鮮。
工作若能創造快樂又能帶來幸福,也是一種成就。這些都無關乎爬到高位與賺多少錢。成就感是內心喜悅程度的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