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林彥廷強調,消費者最大迷思為「原味就是無糖、無調味」。
圖/董氏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喝優酪乳、吃優格,挑「原味」就對了?錯!原味不等於「無糖」、「低熱量」,營養師提醒,廠商「加料」的結果,會讓消費者愈吃愈胖!
董氏基金會昨日公布調查結果,針對市售二十三件標榜「原味」的優酪乳與優格產品,分析發現,八成六產品有加糖,其中以「養樂多原味高鈣優酪乳」每一百毫升含糖量高達九點三克居冠,換算下來,一瓶約喝下兩顆方糖,相當於一罐可樂的熱量。
董氏基金會四至五月至各通路調查市售二十二件優酪乳和十七件優格產品,發現「原味」並非「無調味」,也不等於「熱量低」,標榜「輕」、「light」的產品雖然熱量少,含乳量卻也減少,營養價值跟著降低,顛覆一般消費者的「想像」。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林彥廷表示,調查顯示,優酪乳和優格的平均添加糖量為六克(每一百毫升),相較於董氏基金會十年前調查結果,下降二點三克。
林彥廷強調,消費者最大迷思是「原味就是無糖、無調味」。不少人以為所謂「原味」即沒加糖,然而這波調查的二十三項原味優酪乳和優格,僅三項確實沒添加糖,其他二十項產品平均添加糖量每一百毫升四至五克,含糖量最高達九克,接近含糖量約十一克的可樂與碳酸飲料。
原味也不代表熱量低。董氏基金會比較十二件「原味」優酪乳和四件「調味發酵乳」,發現「原味」優酪乳熱量,平均每一百毫升高達六十八點八大卡;「調味發酵乳」平均五十點六大卡,係因原味的乳含量較高,導致熱量也較高。
林彥廷指出,「添加物」也是問題。基於口感要好,市售優酪乳和優格添加的東西五花八門,除水、奶粉、鮮奶,還有砂糖、蔗糖、香料、奶油、改良澱粉、洋菜等,「成分愈多,愈不健康」。
董氏調查發現,三十九件產品中有四件產品宣稱「高鈣」,但營養標示上鈣含量介於一百三十二至一百五十毫克,不符合新修「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中,液體食品宣稱「高鈣」鈣含量須達到一百八十毫克的規定。
林彥廷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糖量不應超過二十五克,避免罹患代謝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