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喻--滴水和尚

星雲大師 |2015.07.05
4368觀看次
字級

儀山禪師有一位弟子,勤勞努力、謙和恭順,平時侍奉禪師的生活起居得宜。有一天,儀山禪師要洗腳,徒弟去舀來一盆熱水,禪師試了試水溫,就說:「水太燙了!」徒弟趕緊又去舀了一盆冷水,加入熱水裡,跟後,隨手就把剩下的水給倒掉了。

儀山禪師見狀,責怪道:「你怎麼可以這麼不愛惜福報,明明還有半盆水,怎麼輕易地就把它倒了?就算是一滴水,給了一個飢渴的人,他就能解渴;給了樹木花草,它就能生長,何況還有這麼多的水呢?」

徒弟受了這一頓教訓以後,從此改名叫「滴水」,更加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夫,不久就洞澈明心,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後人都尊稱他為「滴水和尚」。

真正修行的人,連一滴水都會愛護。就像過去有位睒子菩薩,走路不敢用力,怕踏痛了大地;說話不敢大聲,怕吵醒了熟睡的大地;棄物不敢隨意,怕汙染了大地,要求自己尊重所有的生命;所謂「菩薩發心」,也就是如此。

佛教常說不殺生,不要以為只有對人或動物殘暴才是殺生,即使穿的衣服,你不好好愛惜,讓原本可以穿上五年的衣服,在短短三、五個月就破損,也是殺生;用的沙發、桌椅,你不善加愛惜,放任小孩在上面跳躍、刻畫,讓它很快就損壞,也是殺生。

總之,人不只是愛惜金錢、愛惜物質、愛惜感情、愛惜時間,一就是多,小就是大,聚少才能成多。奉勸大家要愛護「點點滴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