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指出,許多脊損傷友生平最大、也最卑微的心願是:「站起來,好好撒泡尿!」五月起健保給付「肉毒桿菌素」治療脊髓損傷引起的「膀胱過動症」,年省萬元,讓弱勢傷友、勞工家庭受惠,堪稱脊損傷友的福音。
六十四歲的張姓脊髓損傷病友,因脊髓腫瘤開刀影響中樞神經,造成下半身癱瘓,一夕之間成了不良於行的傷患,從二十一歲到三十七歲,整整十六年都無法鼓起勇氣離開家門。
張姓病友昨日坐著輪椅出席記者會,透過拍攝四分鐘短片現身說法:脊髓損傷患者歷經了急診室搶救、加護病房照護、一連串的調養、復健,直至出院回家。這條坎坷艱辛的路,非「身歷其境」者所能體會。然而「出院回家」並不是問題的結束,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回家後的照護,才是許多問題的開始。
張姓病友回憶當時,從原本校園活躍的男大生,變成不良於行的傷患,還動不動就「漏尿」,尿失禁讓他身心備受打擊,他形容自己每天就像是「行屍走肉」,而害怕出門的最大原因是排尿問題,因為時時刻刻都要擔心會不會「尿褲子」!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表示,台灣約有兩萬三千名脊髓損傷患者,每年約新增千名案例,而二十歲到四十九歲患者幾乎占三分之二,這群傷者,往往在人生最顛峰的青壯年時期,失去了支持家庭、謀生的經濟能力。
郭漢崇說,脊髓受損造成的膀胱過動症,是因為神經系統損傷使得膀胱功能異常,目前醫學發展仍無法治癒,僅能倚靠藥物及其他治療,舒緩患者症狀、減少併發症發生;許多患者因症狀嚴重,無法自行解尿,僅能透過自我清潔導尿法,將尿液排淨,以維持生活品質。
高雄長庚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莊燿吉說,「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是在膀胱內讓逼尿肌放鬆,使膀胱恢復儲尿功能,相較於傳統口服藥物影響全身、出現口乾、便秘副作用,肉毒桿菌素採用肌肉注射,針對局部部位施打,肌肉鬆弛效果較佳,能有效減少患者尿失禁次數,單次治療效果可維持六至九個月,使脊損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但以往因為需要自費治療,許多弱勢的脊髓損傷患者無法負擔,造成遺憾。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於今年五月正式給付「A型肉毒桿菌素」用於治療脊髓病變引發膀胱過動症而導致尿失禁的患者,盼能解決脊髓損傷患者長期飽受煎熬的排尿問題。兩位醫師都肯定這項福音,已為許多患者減輕身心靈之苦與動輒上萬元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