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行佛 信受奉行就是行佛

文/滿義法師 |2015.05.10
4607觀看次
字級
舉凡著書立說、講經說法、設校辦學、興建道場、教育文化等,都屬人間佛教的修行之道。大師親自奉行,筆耕不輟,早已超過了「著作等身」。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滿義法師

圖/天下文化提供

所謂「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佛教的每一部經典,都是以「如是我聞」為開頭,最後則以「信受奉行」作為結束。大師說,能夠信受奉行佛法,就是行佛,所以佛弟子應以「行佛」為修持的標準。

為了推動「自覺」與「行佛」,大師不但於二○○四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中,以「自覺與行佛」為主題發表演說,並且訂定這一年為佛光會的「行佛年」,擴大發起「行佛」運動。大師希望佛光會員都能「用自覺心昇華自我,用本土化發展佛教,用新事業增廣淨財」,尤其要「用大願力行佛所行」,也就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確實實踐佛法,發展佛教。

大師指出,舉凡智慧明理、慈悲惜緣、禪淨戒忍、感恩發願等,都是人間佛教所應推動的佛法;人間佛教講究實用,不重清談,所以強調「佛法人間化」,凡是人間大眾所喜歡的慈悲、歡喜、金錢、財富,甚至尊重包容、同體共生、平等和平、圓滿自在等佛光會多年來所推動的人間佛教精神,不但佛光會員能受用,希望全世界的大眾也都能以「佛法人間化」的理念,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

大師甚至希望,佛光會不只是要推動佛法走向世界、走向社會、走向家庭,更要走向人心。大師說:「人心愛之,佛法與之;人心惡之,佛法去之。真善淨美,人之所愛;真善淨美,皆人間佛法也!邪惡驕慢,人之所惡;邪惡驕慢,佛法應予去之!」總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舉心動念皆可修行,所以我們應本著「自他兩利」的精神,將「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大師又說: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行者」,意思就是要「修行」佛法,要依佛陀所說、所行去做,因此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

獨特的修行法門

行佛就是實踐佛法,行佛不但可以利他,也能自利。大師舉例,佛教講「回向」,所謂「回自向他」,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回少向多」,就是以芥子般的少許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回小向大」,就是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回因向果」,就是把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令一切眾生同證佛果。

「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以廣及法界一切眾生,因此大師認為,「回向」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之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這也就是在「行佛」。

此外,諸如慚愧、懺悔、忍辱、精進、惜福、結緣、感恩、知足、發心、立願、布施、愛語、利行等,都是行佛,甚至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吃虧委屈、忍耐接受、與時俱進、尊重包容、同體共生、胸懷法界、佛化人間等,也都是在行佛,這些都是人間佛教的修行之道。

人間佛教

全方位的

弘法利生

人間佛教以「服務奉獻,發心利人」為修行,因為唯有發心奉獻,在利他的當下,才能發揮生命的功用,才能成就自我,這才是生命的意義;能夠「自他兩利」、「自度度人」,生命才能圓滿。因此,人間佛教不以傳統佛教的閉關清修、自我了脫為修行,這種自私自了的修行,既不能利他,也無法自利,大大背離了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這也是傳統佛教所以不能為人接受的原因。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就是為了重整如來一代時教,就是要讓佛法落實在人間,發揮佛教的教化之功,使能對人有用。為了發揮佛教的功用,確實把佛法落實在人間,大師主張,舉凡著書立說、講經說法、設校辦學、興建道場、教育文化、施診醫療、養老育幼、共修傳戒、佛學講座、朝山活動、掃街環保、念佛共修、佛學會考、梵唄演唱、素齋談禪、軍中弘法、鄉村布教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所要推動的弘化之道,也是人間佛教的修行之道。

由於人間佛教的修行,不是只求個人的了生脫死,而更重視「行佛」的實踐,因此如前所述,大師說強調「修行不是片面的個人解脫,而是全方位的弘法與利生」。另外,大師主張「工作就是修行」、「忙就是營養」,乃至倡導「三好四給」、「人生三百歲」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以「行佛」為修行的最佳明證。(摘自《星雲學說與實踐》,天下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