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迥異的價值觀

 |2015.05.07
1352觀看次
字級

朱立倫說「自由民主需要的是優質民主」。但優質民主沒有上限,沒有哪個國家宣稱已「止於至善」。至於經濟成長,朱立倫說不一定能達到全民幸福,反而可能造成貧富懸殊、分配不均。追求民主與經濟發展,必須兼顧公平正義。

歐洲多國經濟低迷,民眾早已表達「受夠了」的憤怒。英國此次國會大選被形容為半世紀來最難料的選戰,要社會正義或要經濟成長,辯論激烈。執政的保守黨五年來大刪福利預算,英國民眾與希臘一樣,生活愈來愈苦。

英國工黨主張課豪宅稅,讓民眾買得起有品質的房子,實現社會正義。但若無強有力的經濟,福利和正義都是空談。英國民眾要在兩者之間作選擇,又不願意在爛蘋果裡挑比較不爛的,因此兩大黨極可能不過半,必須組聯合政府,小黨具有關鍵地位。

英國與台灣一樣,為拉攏年輕選票,開出不少對年輕人表達善意的支票。台灣打算把投票門檻降低到十八歲,英國則是要再降兩歲到十六歲。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年輕人對政治人物愈來愈缺乏信任,不輕易買帳。「很多年輕人覺得,政治離他們很遠。」一名高中女生表示,同齡人認為政治不夠酷,投票是上了年紀的人才做的事。「我從不責怪那些對投票不感興趣的女孩子。」英國推廣女權的潘柯赫斯特中心負責人蘭賓說:「看看議會辯論景象,一群大老爺在吵鬧,不時發出怪叫,發飆似的折騰半小時。」台灣立法院的「大人們」正是如此。

日本首相安倍日前訪美,經濟、政治、軍事上都有收穫。但「大人們」劍拔弩張(內鬥與外鬥),平民百姓卻不這麼看。斯德哥爾摩的「世界價值觀調查」學會,以有關國民性的最完備調查著稱。最近調查的兩個問題,其中日本人的回答迥異他國。第一,「假設出現戰爭,你會為國家積極參戰嗎?」僅有一成五日本人持肯定態度(中國是七成五)。右翼的安倍打算「重新武裝」,要國家「正常化」,顯然這種想法只是「大人們」的一廂情願。

第二個問題,「權威或權力應受到極大的尊重嗎?」僅百分之三點二的日本人答是,中國卻有四成三,法國八成四、英國六成一、美國五成九、德國四成九。德國同樣經歷戰敗,但近半的人尊重權威或權力。日本近年首相「短命」,如走馬燈更換,民眾早已厭惡政治權鬥,「反權力」(或稱為厭權力)的傾向極端。

民主國家少見優質民主,自由經濟又帶來貧富懸殊,公平正義求之而不可得。歐美國家相繼出現小黨,有些是「婉君」的組織化,就是對傳統大黨不滿,期待建立優質民主,打破貧富不均現象。

許多國家年輕選民投票意願低落,主因是不關心政治,對政治(人物)心灰意冷,自認個人力量單薄,一票能改變什麼?所以蘭賓才會對英國女孩們說:「只有你去投票,才可能讓社會改變。」

台灣也有此種政治傾向,小黨紛紛成立,訴求超越藍綠。日本所謂「失去的二十年」,台灣也正在經歷。「大人們」在口頭承諾重視年輕人時,可曾想到,在議會吵鬧、怪叫絕非優質民主,不會帶來經濟成長和公平正義,請大人們想一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