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徐禎苓 |2015.03.06
1056觀看次
字級

文/徐禎苓

這是趟漫漫山行。

月初,我加入學校登山隊伍來到黃山。遊人如織,幾乎個個行囊輕便(甚至還見到不少女孩踩楔型鞋、娃娃鞋登山),唯獨我們這群登山客,清一色厚重大背包。司機大哥見我們一身行囊,忍不住說:「你們東西帶太多,爬山不易。反正山上什麼都有賣,犯不著拿身體去抵銷這些衣食。」然則,我們擔憂山上食物太貴,氣溫太低,極盡所能地在背包裡塞入大衣、乾糧、泡麵和礦泉水。相較於司機大哥,我們更相信身體就算勞累也會復原,金錢絕不能浪費。包一揹,也就這麼上山了。

黃山峭拔,一峰接連一峰。山壑起伏,層巒疊嶂。我們手拄柺杖,按階梯步道上上下下;一會攀石塊,翻至頂端,覽飛來石,觀迎客松;一會穿山洞,行路棧道,過雲梯,望水庫。初始,為了迅速攻頂,大家走得頗急,加上我們太過自信,高估身體的負重能力,一邊行進,一邊高聲聊天。穿山越谷,膝蓋不僅負重行李,還擔荷嘻鬧的代價,不知不覺耗損許多體力。隨著行走時間漸長,身體開始疲憊,壓在肩背上的行囊愈顯其重量。蹣跚步履的我們,呼吸聲轉大、轉急促,彷彿水族箱一張一歙的魚口。沒有什麼重要的話想說,想說的無非是累。

的確,包太沉了。上山前聽旁人繪聲繪影,我的包袱裡盡是杯弓蛇影所致的擔憂,而駝了過久,肩膀痠澀不已。其實,黃山並沒有想像中寒,食欲沒有想像中大。我感受自己無端鑄下的苦悶正在發酵。人總在某些時刻低估了自己的生存力,高估了耐力。

我們減少開口,靜默無語。一個人挨著另一個人的登山包前進。喧鬧轉沉默。路上聽自己的呼息聲跌宕彎轉,腳步聲偶爾齊整偶爾凌亂。我屏息靜聽,山林間只有自己聽得見自己,那聲音斟滿耳腔,填滿山林。專注地,傾聽自己。身旁的遊客悉數消匿,林間獨我一人。徒步一段,突然被身旁路過的行人喚住問路,我才驚覺他們並沒有真正消失,是我隱身於人群。結廬在人境。

也許,無論和多少人登山,登山是獨立的行動,就算路程多遠、身體多倦,都得憑靠自己走完。嘈雜是外物,唯有靜心,聆聽自己的聲音,重整步伐,調勻呼吸,減緩身體必然流失的氣力。慢慢地在衣食和身體之間尋求平衡,才走得遠。

登山是種修行。始於上山,轉於下山。肩挑包袱,經歷一些苦,走過一些難。耗損一些,也增益一些。

最終,我負重歸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