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昨日舉行記者會,陳述照顧早產兒的挑戰。並請到出生二十六周僅一千零二十公克、住保溫箱一個多月,已順利出院的安安(圖)與家人現身說法。圖/雙和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當時,她好小,比一個寶特瓶還小。」抱著三千多公克安安,媽媽回想寶寶二十六周早產的情景,餘悸猶存。經醫護人員悉心照護,安安住了一個多月保溫箱,順利返家。三十七周大體重逾三千公克,與足月產的新生兒相比,毫不遜色。
安安媽媽,先前曾有兩次流產經驗,第三胎早產,寶寶出生幾天後不幸離世。直到一年前,安安爸媽鼓起勇氣再生,不料二十六周時,安安提早來到人世,「我又被雷劈到了!」安安媽媽說。
雙和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醫師吳君山表示,二十八周內或是體重低於一千公克以下早產兒,因器官發育成熟度差,後續照護是很高挑戰。
「早產兒若有嚴重呼吸窘迫,需使用呼吸器,但使用太久,易導致感染,或造成肺部損傷。」他強調,必須藉由積極早期拔管轉為持續性呼吸道正壓支持,以及加強營養等措施配合,才能讓早產兒早日脫離呼吸器,降低日後肺支氣管發育不良等後遺症的發生。
安安剛出生時,媽媽不敢探視,每回從病房前往新生兒病房探視時,都是邊走邊掉淚,看到保溫箱中的寶寶,她更難想像往後日子。在醫護人員照護下,寶寶一天好過一天,住了一個多月,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爸媽結婚八周年,安安回家了。
「這是我們最好的禮物。」即使現在想到當時情景,安安媽媽還是忍不住掉淚,安安前二十六周在媽媽肚子裡,以一千零二十公克的重量來到人世,由醫護接手照護,三十七周體重已逾三千公克,完全不遜足月產新生兒。「現在是喜極而泣。」安安媽媽開心地說。
吳君山醫師強調,早產兒照護需要技巧,尤其較低周數出生者, 但家長無需過於憂心,經由專業醫護團隊悉心照料,即使早產兒也能健康成長。除安安外,雙和醫院也曾接獲二十四周,體重只有七百多公克早產兒,在保溫箱住了兩個多月後,體重達到兩千多公克後返家,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