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李登輝政治轉向效應

 |2007.02.07
519觀看次
字級

二月一日出版的壹周刊以「棄台獨、引中資」為題,刊出一篇「李登輝專訪」,引發政壇大震撼。稍後雖做了一些在壹周刊談話論點的「消毒」工作,但細讀他接受不同媒體的專訪原文,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李登輝確實變了,而且變的幅度不小。

一、在「棄獨」方面,李登輝稱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只是尚未正常化(指正名、制憲、進入聯合國)而已。這是想閃躲統、獨話題,把焦點移至民生問題上,以關心貧弱的口號,作為定位台聯的階級立場,這就是台聯新主席黃昆輝公開宣示台聯的路線要調整為中間偏左的關鍵。

二、主張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和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以及開放三通等,雖在其他媒體上否認,只是略作修正為要有配套措施,以及要有平等的談判地位。此一主張的轉變與李本人或台聯過去的強硬反對態度,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三、他在各項訪談中痛貶執政黨無能,兼及執政者的道德瑕疵。對馬英九只有微詞,如擔當不夠,氣魄不足等,但對他的清廉,卻予以肯定;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對胡錦濤的讚譽,李先生雖然再三強調他不可能訪中,但他遞出的橄欖枝,是否會發酵到使大陸之行由「NO」變成「YES」,誰也難以預卜。

他對胡「講好話」的善意,其中所表達的深層與內在的暗示,顯其見對中國整體的觀感,顯然已由「中國崩潰論」跨越到「中國崛起論」的階段。李先生喜歡日文書籍,日本由「崩潰論」到「崛起論」,是近五、六年的發展,李先生受其影響應不足為怪。

綜合以上所述,李登輝思想與行動之轉向,值得玩味的是,李先生第一時間接受訪問的媒體──壹周刊與TVBS,兩者都屬港資媒體,以其政治背景與身分,如此重大宣示,卻未尋求綠色媒體訪問,而交由藍色媒體發表,其中蹊蹺值得推敲。

政治人物因其權力發展隨機應變,本就無可厚非,能認清世局之演化,否定昨日之我,重新尋求政治定位,不得不令人讚佩其謀、其勇。無論他是否可在政壇中獲得利益,但至少在台灣社會必產生兩大影響:

一、相信「中國崩潰論」的獨派人物,看到李先生的轉向,怎能不認真思考中國在崛起之後,對台灣會造成何等的衝擊,以及台灣應採何等的因應之道。

二、李登輝雖未提及兩岸軍事對峙的後果,但他之所以再三強調「台獨是退步的行動」,是某些政治野心人士為了選票所製造的口號,強調台獨之不可行。獨派人士對此最感失望,也會群起反撲,但獨派理論基礎受到沖刷,未來氣勢遭削弱。

李登輝事件的效應勢將繼續延燒,未來發展殊難逆料,但對獨派的殺傷力是不容輕視的,它帶來的影響不僅會反映在年底的立委選戰上,也將直接對二○○八大選產生不可測的能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