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泛道德化扼殺了道德-阿基師事件反思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4.12.16
311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周刊驚爆阿基師帶女生上摩鐵,重創形象,引來輿論一片罵聲,一夕之間阿基師從好男人變成過街老鼠。社會上這種不是聖人就是盜賊、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的道德觀對嗎?

阿基師的作為在道德上當然是錯,他在媒體前解釋這次事件避重就輕、不敢坦然認錯,更是一錯再錯。但是這只是證明阿基師也是凡人、也會犯錯。如果深一層反思,那些用苛刻的道德標準批評阿基師的人,他們憤怒的對象其實是自己:因為自己造神,現在自己打自己的臉。

在這個事件之前,阿基師在媒體公益形象,及在食用油事件中,因自己的飯店使用問題油品,公開道歉。他以前的行事風格在摩鐵事件之後,難道變成不值得肯定?那些徹底否定阿基師的人,是一種「泛道德化」的心態,他們心目中的道德標準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一個人只要做錯一件事,不論過去做了多少值得讚賞的行為,就是不道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是人,都可能受到現實環境的考驗和誘惑而失德,如果我們用「聖人」的尺度要求道德,結果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人都不合道德。這樣的道德要求有什麼意義?媒體名嘴經常用「白賊義」諷刺吳敦義副總統,但是這些人難道一輩子都沒有說過謊?如果只要說過一次或幾次謊,就「白賊」一輩子,那有誰不是白賊呢?這種泛道德化的標準,使道德脫離人性,道德成為空談;用這種道德觀點批評別人的人,是典型的幸災樂禍,說穿了只是自欺欺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商人辛德勒(Oskar Schindler)在波蘭經商,德軍入侵波蘭後屠殺猶太人,辛德勒冒著生命危險拯救超過一千兩百名猶太人,辛德勒的行為遠遠超過一般的道德標準;可是辛德勒平時卻是好賭、好酒、好玩女人。如果用泛道德化的標準,辛德勒還值得尊敬嗎?

孫中山、蔣經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私德都有缺失,但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普遍受到人民的肯定;相反的,馬英九潔身自愛,但是他好讒言、遠君子,搞得政不通人不和,黎民受苦,好人不一定是好公民,古人誠不欺我。

品德有很多種,有人貪財不好色、有人好色不貪財;有人富正義感卻吝嗇、有人慷慨卻手腳不乾淨。評價一個人應該從整體來看,西方的倫理學者沒有人不認為辛德勒是一個英雄的道德典範,但是他的私德不良無庸置疑。同樣的,阿基師在摩鐵事件的表現,顯示他的私生活不足為訓,但他過去鼓吹社會正面價值的言行,不容抹煞。

「道德」是指一個人在從事任何行為時,不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考慮他人。多考慮別人一點,道德就多一點,道德是一種程度,一般人的道德分數都介於零分和一百分之間,沒有人一百分,很少人零分。道德標準必須考慮人性的不完美,因為一個錯誤的行為,就無限上綱、萬箭穿心,會使道德成為烏托邦,「說一套做一套」則是對付道德烏托邦最好的策略。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習慣於用「聖人」標準進行道德評價,將使道德成為高不可攀,也等於我們扼殺了道德的生機。

摩鐵事件後,我還是覺得阿基師對社會的貢獻多於傷害,比起那些假公義之名包裝私心的公眾人物,阿基師應該獲得的掌聲多於噓聲;至於感情出軌這件事,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就留給他們家人去苦惱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