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間百年筆陣 女童案和死刑存廢何關?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6.04.01
151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內湖女童命案給社會帶來極大的震撼,憤怒、仇恨的情緒蔓延,有人主張立即將兇嫌處決,有人把矛頭指向廢死聯盟,但是這類說法似是而非。在這個事件中最令人動容的,反而是女童的母親,她在創傷中所展現的理性和睿智,應該讓許多想利用這次事件進行各種操作的人汗顏,她意識到蠢蠢欲動的社會動員,立刻呼籲:「請不要消費小燈泡」、「我一直都只代表我自己」,截至目前為止,她對死刑支持或廢除並沒有特定想法,也沒有發起或支持任何活動。

死刑存廢是一個極為嚴肅的問題,也是哲學家長期爭辯的議題,支持和反對雙方都提出許多深刻的理由,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方提出壓倒性的論證,所以這個議題還留在應用倫理學教科書中。事實上稍微了解哲學的人都知道,只要還留在哲學領域的議題,就是很難有定論的人生難題。

因此不論支持或反對廢除死刑的人,都必須提出「理由」或「證據」,以理性的方式討論,情緒性的謾罵或暴力式的恫嚇,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不能排除的是:主張廢死的人有可能比反對廢死的人更有愛心。

如果我們已經廢除死刑,然後再發生這類殘忍殺人事件,也許可以歸罪於廢死聯盟(雖然證據還是不足);但是現在死刑還是存在,女童命案遷怒於廢死聯盟道理何在?有人可能認為,就是因為主張廢死,造成政府對死刑犯執行不力,所以才會造成冷血殺人不斷出現。但是這有點牽強,我不相信這次事件的王姓嫌犯是因為對「政府執行死刑有意拖延」這件事,有深刻的認知,因此認為「有機可乘」而殺人。

至於主張應該「立即處決」王姓嫌犯,好像這樣就可以對未來的犯罪者產生嚇阻作用。不只從西方社會所有的實證研究顯示,死刑對嚇阻犯罪的效果並不顯著;更糟糕的是,「立即處決」會不會反而鼓勵那些不想活的人犯罪?如果死刑可以嚇阻犯罪,前提必須是沒有人想死,如果有人根本就不想活,愈快處死不是正中惡人的下懷嗎?如果要懲罰這種人,難道不是讓他活著受折磨(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比較像懲罰嗎?快速處決,會不會鼓勵不想活的人更積極出來幹壞事?

前年鄭捷在捷運上殺人,他事後表示自己想死又不敢自殺,所以希望犯下重大殺人案件可以被判死刑。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社會存在一些人,他們找不到繼續生存的理由、或生不如死、或心理不健全(譬如:卑微而得不到別人的重視、想要幹一件事轟動社會),「立即處決」不但無法嚇阻、反而鼓勵他們犯行。

也有人認為,許多以為不怕死的人,一旦被抓就顯露其實也很怕死。但是這個說法即使正確,還是無法證明死刑對未來可能的殺手有嚇阻作用;因為最可能的是那些殘暴分子在犯案前,覺得自己不怕死,犯案被關才開始怕死,但是問題在於:他們是殺了人以後才怕死,死刑存在對他們的威嚇只在殺人之後,這樣的嚇阻作用有何意義?

哲學家相信,理性和智慧是解決人生難題的最佳方法:理性可以讓我們想得深、想得遠;而智慧則讓我們作出最明智的判斷。沒有人希望悲劇重演,治本之道應該是:讓每一個生命都找到存在的意義和希望;但是對一個還是把經濟當成主要價值的社會,競爭、對立、疏離、失去依靠的人際關係似乎是必然的,當心靈匱乏、精神苦悶已經成為常態時,如何讓人找到生命的希望?也許我們最該徹底反省的是:社會整體的價值觀是否偏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