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2014年度精選照片 10大關鍵詞 盤點2014世界局勢

 |2014.12.16
1576觀看次
字級
二戰英國老兵憶諾曼第登陸 圖/路透
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 圖/路透
孟加拉的孩子開心踢足球 圖/路透
伊拉克亞茲迪人流離失所 圖/路透
巴勒斯坦民眾示威遊行 圖/路透
美國德州惠特尼湖屋主放火焚塌陷屋 圖/路透
日本御嶽山火山爆發 圖/路透
中國湖南常德造紙廠火災 圖/路透
印度朝聖者不畏汙染在亞穆納河淨身 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四年,國際風雲倏忽變幻,世界局勢跌宕起伏,一波接一波,十大關鍵詞記錄大勢變遷,盤點潮起潮落,在思考中得到啟示,在回顧中把握未來。

烏克蘭危機:肇始於國家發展道路之爭,在外部力量深度介入下急遽發酵,從街頭示威演變為政權更迭和國家分裂。烏克蘭不僅成了不同政治力量角力場,更是大國勢力對抗的陣地。割據與反割據,制裁與反制裁,攪亂了「地緣政治支軸」之稱的烏克蘭。

馬航:四個多月內兩起震驚世界的航班失蹤和空難事件,令獲五星級服務評價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信譽掃地,岌岌可危。三月八日,MH370航班從馬來西亞飛往中國途中失聯,經二十六國史無前例的大搜尋,至今杳無音訊。七月十七日,MH17航班在烏克蘭邊境地區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失蹤和墜毀原因眾說紛紜,謎團重重。

「伊斯蘭國」(IS):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遜尼派極端武裝,前身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曾與「基地」有瓜葛,今年在伊敘境內攻城掠地,震驚世界。IS坐大源於中東長期動盪,及不同宗教派別、利益集團間的積怨,美國中東政策也難脫干係。出於自身戰略考量,美國組建「國際聯盟」遏阻攻勢。

俄美鬥法:一度走上「重啟」之路的俄美關係近年因人權、反導和史諾登事件齟齬不斷,更因烏克蘭危機跌至冰點。曾幾何時,雙方關係開始回暖,在反恐、敘利亞化武危機上超越隔閡、進行合作。烏克蘭危機成為雙邊關係分水嶺,制裁與反制裁、遏制與反遏制成為主調。

伊核談判:西方要求伊朗放棄核計畫,雙方力爭不讓。六國與伊朗為達成核問題全面協議,因核心議題分歧太大,原定七月二十日之前達成伊核全面協議的期限兩度被延,幸好談判分歧已漸縮小。

阿富汗:阿富汗經歷政治、安全和經濟「三重過渡」,核心是安全,背景是西方撤軍,實質是國內派系間、國外勢力間的博弈與合作。阿富汗重建後首次權力交接,美國等西方國家欲走還留,影響力日漸衰落,保障本國安全和發展終歸阿富汗自身力量。

弗格森:美國中部密蘇里州小鎮,因白人警察槍殺黑人青年事件,成為反種族歧視抗爭的代名詞。八月黑人青年布朗在弗格森街頭被白人警察連擊數槍身亡,引發抗議浪潮;十一月,密蘇里州地方陪審團對白人警察免起訴,「弗格森怒火」再燃,波及全美。弗格森騷亂再揭美國種族歧視之傷疤,暴露美國人權、民主上慣用雙重標準的現實。

安倍「向右轉」:日本安倍政府在「右翼」道路上加快步伐,批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解禁集體自衛權,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引起日本國內強烈反對和國際社會深切憂慮,日本與亞洲鄰國的關係雪上加霜。解禁集體自衛權動搖了日本「和平憲法」基石,歪曲歷史必將導致日本與鄰國關係緊張。

伊波拉:高致死率病毒,蟄伏多年捲土重來,去冬今春在西非幾內亞重現,蔓延至賴比瑞亞、獅子山,登陸歐美,吞噬逾六千條人命,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及疫苗。這是一九七六年首次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規模最嚴重的一次疫情,西非重災區經濟貧困,醫療設施落後,衛生系統脆弱,極需國際社會援助。

互聯互通:各國在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上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網路壯大聯通。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通過「互聯互通藍圖」,為區域經濟開闢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