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愛吃炒絲瓜,配煎蛋。
記憶中,我們鄉下孩子屋前屋後,水溝邊,隨便搭個棚子,絲瓜就到處蔓延。如果肥分夠,絲瓜超會生的。圖/穀莊稼
文/穀莊稼
我超愛吃炒絲瓜,配煎蛋。
記憶中,我們鄉下孩子屋前屋後,水溝邊,隨便搭個棚子,絲瓜就到處蔓延。如果肥分夠,絲瓜超會生的。
小時候,我曾在自家草屋後,種一棵絲瓜,絲瓜棚下養好多雞鴨鵝,牠們的糞便就是最好的肥料,那一棵絲瓜竟然長出一千條以上,除了自家吃以外,還可以分送高雄的阿姨、左右鄰舍、親戚朋友。
長大後,表姐、表弟、阿姨每回煮絲瓜,總會想到我。那是因為媽媽煮飯燒菜時,我就是最好的助手。親戚來作客,炒一盤絲瓜,煎一盤金黃色的大煎蛋,就是我的拿手好菜,每個人吃了都讚不絕口。
而表姐弟要我教他們炒絲瓜,做這道拿手料理時,我才國小三年級呢!
煮絲瓜前,先把皮削掉,削過皮的絲瓜,絕不能碰到水,不能用水沖洗或浸泡,沒有洗過水的絲瓜,才能保有它原有的營養成分。
絲瓜本身含水性很高,切一片片的,比切一條條的還好煮,切片不要太厚,薄薄的,切到吃起來有咬勁最好,當然啦!煮絲瓜最重要的,還是怎麼煮出原汁原味的功夫。
絲瓜下鍋前,鍋子要先用油過熱,放一點薑絲爆香,油不能放太多,然後絲瓜放進去炒一炒,蓋上鍋蓋,讓它燜熟。記得要不斷翻炒,直到絲瓜出水分,要不然很容易燒焦。
當年還有金黃色的大煎蛋,一起配著吃呢!想起國小帶便當,都有煎雞蛋。每當中午吃飯時,我對媽媽一大早特別為我煎的菜脯蛋、豆豉煎蛋,或只是煎一顆自家雞隻生出來的荷包蛋,都讓我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