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店時光:尋找人與書的靈魂交會》
作者:水瓶子/出版社:文經社
《藏書之愛》
出版社:府城舊冊店
文/王岫
近十幾年來,因連鎖書店崛起,網路數位化的進展,各國傳統獨立書店皆大受影響,大約消失了三分之一以上。
國內也是如此,故文化部近來對獨立書店進行補助,期望能恢復到「鄉鄉都有書店」的景況。其效果或許有限,但也的確發揮了一點力挽狂瀾的作用,許多有特色的獨立書店,在鄉間出現了,也有原本奄奄一息的書店,又開始有活力了……總之,政府出錢出力,還是有幫助的, 讓人看到台灣的書店,並沒有想像中寒冷。
坊間最近發行的兩本有關書店和書的書刊,更帶給愛書人對書店的期待和關懷。
一是書店達人水瓶子以紀行方式寫下的《我的書店時光——尋找人與書的靈魂交會》,猶如台灣版的《書天堂》、《書店風景》(皆為鍾芳玲著,介紹歐美有特色的獨立書店),雖未見如鍾芳玲各書的恢宏氣魄,但也鋪張了展現台灣各縣市目前獨立書店的藏寶圖企圖。
作者親訪台灣五十幾家大大小小、城市鄉間的獨立書店,各寫其特色,幫讀者了解各家書店「賣甚麼書」、有甚麼「藏書類別」,還有,「誰最該來」這個書店……等訊息,當然也有各書店的創立時間、創辦人、地址、電話、營業時間、網址等資訊,圖照也豐富,算是要尋找書店、了解獨立書店經營的入門書。
這本書店紀行書,也讓我們了解傳統書店或許並非一定會消逝,而是要以多元化角色,結合閱讀、視聽、咖啡、饗宴,或回歸在地服務等方式,走出另一條道路。
第二本是《藏書之愛》,這是今年才由台南「府城舊冊店」獲得文化部補助而刊行的有關藏書家、啃書族和舊書店的雜誌,每年發行四期(季刊),現在已出版創刊號和夏季號兩期。台灣除了國家圖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外,已少見此類談圖書和書店資訊的雜誌了,故此本刊物特別值得期待,尤其此雜誌以報導舊書、舊書店為主,一些二手書店的舊書目錄,也經常以廣告目錄的方式呈現,讓尋書人多了資訊管道。
台灣舊書店或二手書店,有個缺點,就是不編目錄,即使在網路化時代,也少有書店主人,將店中有何圖書,編成目錄,或印行紙本,或上網公示;總非要讀者親自上書店,在大海撈針裡掏寶。此本雜誌,有了書店部分整理的目錄,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就專輯與特稿而言,這本雜誌有書店、藏書、蒐書…等方面的文章,應會獲得愛書人喜愛;夏季號則有「日本專輯」,亦頗具文學意味。讀者期望的是這本雜誌,能撐久些,不要像過去的圖書、閱讀、書店雜誌,一下子就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