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涵養文化 開創未來

阮愛惠 |2014.11.09
1483觀看次
字級
呂兆炘(右)與藝術家鄭善禧在台華窯合影。 圖/林耀堂,台華窯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呂兆炘是佛教徒,他自認宗教對生活有非常深的影響,可說是生活中最好的清涼帖。在收藏的藝術品中,呂兆炘尤其推崇拾得法師的「心經三刻」,時不時就把那些印譜和印章拿出來品賞一番,喃喃誦念《心經》經文,身心得到很大舒緩。

他說:「我對物欲的要求不高,一個月花不了多少錢。賺錢不是我人生唯一的目標,但因陶瓷經過窯火淬鍊,是百千年不壞之物,所以我認為 它的存在必須有目的,不但要把文化深扎其中,且要讓全世界看到,並且影響未來的人。」

生命雖然無常,呂兆炘說:「我不會很急的去做一件事,我會抱持著目標,慢慢醞釀。如果一個公司的進步,快速到同仁都跟不上,那種進步是假的,進步的過程一定要所有同仁都跟上,不能從零一口氣跳到五十,同仁會不知所措。」

但工作上的要求是一定要的,老闆的理想,也須讓同仁都能接受,且合乎時代。呂兆炘說:「帶領台華窯轉型之時,我考慮到每一個先前就在的人和物。所謂『溫故知新』,沒有以前的人和物,就沒有現代的一切。我們對過去的物品和人要尊敬,再從既有基礎,透過新思維轉化。」

於是呂兆炘訂下了「溫故知新、遵古鑑今、崇古追新」的三個產品理念,也歸納出「藝術家的作品要贏、台華窯和消費者都要贏,還要能國際化」的經營策略與目標。他說:「以前當國賓來參觀台華窯, 看到這麼小的陶瓷工廠,在沒落產業中立足,並且還成立藝術中心時,他們都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刮目相看,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及收穫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