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像西西 這樣一位香港作家

文/李瑞騰 |2014.11.05
3077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經過熱烈的討論,評議委員一致同意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貢獻獎贈予香港作家西西。

香港周剛在台北熱鬧舉辦,其中有一個主題是紀念也斯,包括展覽、朗誦、座談等活動,也斯魂魄彷彿來了一趟台北。當一切歸於平靜,和也斯一起辦過《大拇指》周刊,和也斯被稱為最具香港本土意識的西西,獲得了這個獎項,我想,也斯天上有知,也應感到歡喜吧!

西西原名張彥,一九三八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中山,一九五○年代到香港,是一位全方位的香港作家,詩、散文、小說、劇本諸文類都備受稱揚。從一九六○年代開始寫作以來,她始終堅持其女性、香港性與國際性的根本立場,從自我主體經驗、香港城市繁榮與滄桑、香港人的群體個性,乃至從此游離出去的足跡印記之書寫,傳達人物我和諧共生的普世價值,她告訴讀者,「當悲劇太多,而且都這樣寫,我就想寫得快樂些。」

在寫法上,西西文學極富實驗精神,因題材而創造其多元寫作模式,特別是小說,著名學者暨文學評論家鄭樹森教授就說:她的小說「變化瑰奇」、「始終堅守前衛的第一線」、「最鍥而不捨的追求在於講故事的方式」。稽之她十餘部或長或短小說作品集,許多以香港為場域、探索其內在肌理的城市小說,說明西西以文字重建「我城」的努力,從肥土小鎮到現代化大城,歷史一路迤邐而來,而人在其中如何追求幸福,便是她不斷叩問的主題。她時而宏觀,時而微視;時而實寫,時而魔幻,小說這個文類在她手上,寫作自如,是西湖,也是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作為一位女性,從學生時代以剛果戰亂為背景的〈瑪麗亞〉,到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像我這樣一個女子〉、《哀悼乳房》,我們都看到一種聖潔的形象,一種健康面對自我生命的向上向善的力量。〈瑪麗亞〉中的瑪麗亞是一位法國修女,在戰爭與掠奪的暴行不斷展現的亂局中,她的慈悲和愛多麼讓我們感動;〈像我這樣一個女子〉寫一位在殯儀館為死者化妝的女孩,對於愛情和幸福家庭的渴望,但和她的姑母一樣,她受到職業歧視,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她有一分疼惜,對於世俗偏見則有所批判;至於中篇小說〈哀悼乳房〉,多少有點自傳性,寫一位罹患乳癌而切除乳房的女性,如何面對自我的殘缺,描寫細膩,衝突甚大。

此外,她以現代感重新演義神話,得第十屆聯副小說推薦獎的〈致西緒福斯〉正是這樣的作品;我們也發現她寫了長篇歷史小說,那就是《哨鹿》,寫乾隆皇狩獵的故事,歷史的真實和虛擬的故事搭配得宜。

得獎的訊息經由她的好友何福仁轉告她了,她非常高興,我因此得知健康不佳的西西,手持聽筒都用力,想來無緣當面賀她了。

秋已深,我在台北遙寄滿滿的祝福給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