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內心的6個步驟

 |2014.11.01
1719觀看次
字級

「盛和塾」創辦人稻盛和夫以釋迦牟尼佛所宣導的六波羅蜜作為參考,認為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此六項修行。不僅可以使心靈變得美好,而且可以遠離不幸和災難,開啟新的人生。

第一步,布施。發自內心地給予人以幫助,不僅僅指物質方面,還包括精神上的鼓勵、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其次是持戒。就是遵守戒律,把自己不可以做的事定為戒律。第三是忍辱。無論處境如何艱難都必須忍耐,本身就是磨煉心智的過程,不單單是對逆境,其實順境有時更容易令我們動心,更不容易忍。對一切好壞、損益、苦樂、得失等一切順逆境界心裡不起瞋恨、貪欲、執著之念,以慈悲心坦然忍受,這樣才是做到真正的忍辱。

第四是精進。即無論什麼事都要專注,心無旁鶩,精益求精、全身心的投入,鍛煉人格,提高心性。

第五項是禪定。每天抽出片刻時間,將心靜下來,回顧與反省。把前五項認真修行,就會自然而然達到智慧,即悟宇宙的真理。


盛和塾  啟示錄

奉獻給一門職業 孜孜不倦

●人生‧工作的結果 = 思考方式發放×熱情×能力。

●樂觀地構思,悲觀地計劃,再樂觀地實行。

●為對方著想似乎傷害了自己利益,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勞動的喜悅是世上最大的喜悅。

●奉獻給一門職業,埋頭苦幹,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

●為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感動,並把它當做動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心存感謝!

●始終要把跨欄的高度設置在比現有能力高兩三成的高度。

●苦難不會沒完沒了,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

●以心為本,對待員工有仁愛之心,對待合作夥伴有利他之心,對待社會存回報之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