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威的單車療癒之旅 採訪報導/杜晴惠 |2014.10.26 語音朗讀 43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旅程最後,張永威和當時的女友(左一,兩人於今夏結婚)寄住在美國結識的友人克力斯夫婦家中。 圖/太雅出版社提供 騎入第一座國家公園,惡地國家公園圖/太雅出版社提供 張永威單車橫跨美國路線圖 地圖繪製/謝伃婷 在錫安國家公園,與提姆老爸五次不期而遇,一個人的旅行頓時多了歡樂。圖/太雅出版社提供 採訪報導/杜晴惠 圖/太雅出版社提供 母親與姐姐相繼過世,想著終於完成碩士學位、可以回饋家庭的張永威頓時失去人生目標,他藉著流浪療癒那無可言喻的失落。一個人,一百零八天,單騎橫越美國東西岸,沿路壯麗景致讓他學會「珍惜」,陷入困難處境遇見天使般幫助他的人,讓他學會「感恩」,這趟旅程也讓他的人生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 「幸好,讓他去了,美國的這趟旅行讓他從『男孩』,蛻變成『男人』。」周末午後,陪著張永威從台中開車上台北接受專訪的太太如此說道。二○一三年,張永威因無法接受母親與姐姐兩年內相繼過世的事實,頓失人生的目標,執意辭去工作,計畫騎單車到美國流浪,當時仍是女友的太太,無論如何也放不下心。 因為,那時的張永威,與單騎旅行完全沾不上邊,他不會補胎、不會調整煞車,也不會調整變速器,騎單車最遠的距離是從嘉義騎到台中,但張永威仍堅持完成這個「騎單車流浪美國」計畫。 由於母親長年生病,讀書時靠姐姐接濟,張永威身上其實並沒有太多存款,他的錢只夠買美國來回機票,以及生活所需費用,他單純地想著:「旅館不能住超過十天,其餘五十天住留學美國的朋友家,五十天自己搭帳棚……」就這樣,沒有太多的準備,沒有過多的猶豫,他出發了。 旅行中反省自我 三十歲第一次出書,第一次接受訪談,靦腆的張永威露出憨憨的笑容,去年獨自撐過的一百零八天,如今幻化成難忘的回憶,問他為何想出書,他說除了想留下這一段一輩子不會再有的回憶、美洲大陸的壯闊之美,旅行中他深切反省,真心想與讀者分享。「我只是旅行,把不同的事物帶回來,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並學會『珍惜』兩個字的可貴。」他說。 在書中,張永威坦承,自己雖未做過離經叛道之事,卻和現下許多青少年一樣,曾經沉迷網路遊戲不可自拔,即使家中經濟困頓,仍然選擇逃避。 「媽媽身體不好被公司資遣了,爸爸也失業,姐姐為了家庭支出開始半工半讀,最後家裡又因為卡債問題,連房子都被法拍掉……」而他卻考上大學後一心想著到外地讀書,自己賺錢過生活,「如此自私的我,如果現在有一台時光機讓我從頭來過,那段時光是我最想回去改變的日子。」 他整理出在旅行中領悟到的事,一一條列,像是學會危機處理;了解自己的極限;珍惜身邊的人;知道自己需要甚麼;聆聽內心聲音;學會清點生活必需品;深刻體會到台灣的便利,也開了眼界。 遇危難天使相救 張永威說,書名之所以取名「騎在天使安排的道路上」,是他真的遇見許多善良得像天使的人,最難忘的是提姆老爸和阿拉丁小鎮上的印地安裔家庭。 在錫安國家公園,與提姆老爸五次不期而遇,一個人的旅行頓時多了歡樂,來自夏威夷的提姆是張永威在旅行中唯一作伴的單車客。從提姆身上,張永威愛上野炊,學會準備屬於自己味道的料理。 行至美國中部平原,張永威也領教到當地瞬息萬變的天候。有一次他從南達科他州的小鎮Spearfish往西邊出發,剛轉入三十四號公路時天空已經是烏雲密布,但天真的他不以為意,不一會兒,大雨瞬間降下,他找到一條鄉間小道,躲在大樹底下,突然才發現天空落下的是跟小石子一樣大的冰雹。 「我的雨衣也被樹枝鉤破,鞋子也躲不過被淹沒的命運,沒有遮蔽物只能任由冰雹攻擊著,腳踏車也倒在被泥水覆蓋的雨水中。此時又濕又冷,但老天爺似乎沒有要讓這場暴風雨停止的跡象。完蛋了,這下我一定會重感冒,怎麼辦?怎麼辦呢?……小山丘不停的沖下泥水,這個躲藏位置愈來愈糟了,我幾乎快要失去這個讓我有點遮蔽的地方。」 這時突然有一輛小貨車開過他的身旁,問他要不要先進車子裡躲一躲?開車的是一位印地安人,他們在山下開餐廳,準備好食物,正要送到山區裡頭的偏僻村落,在那種危難時刻,張永威覺得自己獲救,實在太幸運了。 前一篇文章 愛書人手札有才氣、有骨氣的聳男 下一篇文章 流浪,可真不簡單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專訪澳洲兒童作家 葛瑞米.貝斯 在冒險與遊戲之中 愛上閱讀閱讀作家林洸耀:為龍把脈 正視未來余光中 從詩與文看見立體世界向樹學習 找回愛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