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保健室》
作者:村上詩子
譯者:張桂娥
繪者:田中六大
出版社:小天下
圖/小天下提供
文/杜晴惠
在語言修辭裡,「擬人法」指的是將無情的「物」以有情的「人」來做比喻,當年幼的孩子學習著理解成人世界種種,運用「擬人法」,常能讓呆板無趣的事物生動感人,幫助孩子展開想像力的翅膀,自由自在遨遊。
作家祖兒.戴沃特(Drew Daywalt)不僅是獲獎無數的作家,還是電影、電視導演,許多作品曾在迪士尼頻道、MTV台等頻道上播映。他擅長以逗趣的「擬人法」與孩子「溝通」,他俏皮地自我介紹,自己雖然最喜愛黑色蠟筆,但所有顏色他都會用,以免蠟筆罷工。而出生於北愛爾蘭、定居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繪者奧利佛.傑法(Oliver Jeffers)自己最喜愛的顏色則是條紋。
以蠟筆作為故事主角,成功發展出適合低年級小朋友閱讀的故事,還有今年四十三歲的日本作家中屋美和,她的「蠟筆小黑」系列在日本暢銷十年,銷售達一百五十萬冊,溫馨的故事和繪畫風格,深獲大小讀者的喜愛,並曾獲日本劍淵繪本獎。
書裡敘述每回蠟筆朋友發現了一張好大的圖畫紙,不同顏色就會輪番上陣,畫個不停,蝴蝶、花朵、樹木……顏色多采多姿,唯獨不需要的就是蠟筆小黑,小黑總是被晾在一邊,不能一起畫,因為他一出場,便會把圖畫弄得黑黑髒髒的。中屋美和藉由「黑色蠟筆」來同理孩子與朋友相處時,常常一不小心就會萌生的疏離感,她從蠟筆小黑「不被需要」的經歷中,最後鼓勵小朋友要確立自己的存在價值。
另一位榮獲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廣介童話獎的作家村上詩子,則在《星期天的保健室》作品裡,藉由一所萬年國小保健室裡的物品發聲,向孩子傳達何謂「生命」的意義。
故事裡的保健室,體重計、急救箱、身高尺、消毒藥水、聽診器和病床……是朝夕相處的好朋友,當嬰兒娃娃被譏笑是「假的嬰兒」時,保健室夥伴想到要幫嬰兒娃娃找一顆會撲通撲通跳的心臟,於是展開一場冒險之旅,卻在回來路上,遇到受傷的小鳥,最後發現生命的意義是要遵守和別人的「約定」。
簡單的冒險架構配上日本插畫家田中六大為保健室的主角所描繪的外型,拉近與小讀者的距離,這位插畫家的自我介紹也非常有趣,他說:「大家都以為我的名字是筆名吧?才不是呢!這是我的本名。『六大』是佛教真言宗用語,意指萬物的根源:地、水、火、風、空、識。是爺爺幫我取的名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