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順達(左)開心媽媽到關懷據點上課後,愈老愈健康,興奮的給媽媽擁抱。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昨在北市士林區基河路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首映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微電影,描述一名男子懷念父親煮的雜菜麵,意外在關懷據點吃到同樣味道,赫然驚覺「老爸的味道不是消失,而是換了地方保存。」。
社家署長簡慧娟表示,電影強調「據點」重要性,鼓勵民間團體成立據點,讓長輩老年時能安心生活。
電影主角在父親過世後,時常懷念爸爸手藝,作菜時歌謠縈繞在耳,一天他接到據點義工電話,原來據點有許多服務,如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就將長輩在據點的參與記錄下來,過世後打包寄給家屬。主角在據點看到相片,也找到讓他思念的「味道」,痛哭流涕。
弘道執行長林依瑩指出,關懷據點類似故事不斷上演,例如有一位老奶奶生病,家人收到據點「老朋友」寄來的問候短片,才知道奶奶交了這麼多好朋友。
民眾葉順達是在母親跌倒後,開始憂心長輩乏人照顧。他找到了台中市福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他表示輕微失智母親參與活動後,健康愈來愈好,「媽媽的笑容,在家裡看不到,比看電視和我講笑話給她聽時,還要好。」
他說,八十三歲媽媽不只上了運動班,還學英文!頭髮奇蹟式變黑了。或許失智讓媽媽忘記很多事,媽媽卻從未忘記要到據點上課,也記得要怎麼去。
據統計,全台七千八百三十五個村里,自民國九十四年開辦以來,只成立一千八百五十二個據點,設置率僅百分之二十三點六四。
其中老人比例最高的嘉義縣,設置率百分之十八點四九,只高於雲林縣和台北市。設置最高的是百分之四十點六九的台南市、其次基隆市和台東縣,不過據點服務範圍,大台北地區超過八成。
據點由民間團體自發成立,弘道全台協力營運的有一百四十三個,除在地政府委託營運和補助外,中央僅提供義工及業務些許補助,其餘經費將由發起團體自籌。
民眾除可上網欣賞微電影《老爸的味道》外,還可在官網(www.ccare.tw)查詢住家附近是否有據點,或點選支持在父母或長輩居住的鄉鎮設置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