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銅佛 蕭任能新思維 杜憲昌 |2014.09.13 語音朗讀 75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傳統中有創新,也適合作為家庭擺飾。圖╱蕭任能提供以古為師,從研究古銅佛而獲致創作的靈感卻又不守陳固舊。圖╱蕭任能提供一葦渡江圖╱蕭任能提供釋迦牟尼圖╱蕭任能提供 「現代銅雕佛像創作已不僅是為了宗教目的,在創作的理念與表現上,是更加生活化,也更具藝術性,能夠為更多人所接受。」所以不只在寺院、佛堂,其他如辦公室、藝術館、文化中心,甚至商店、居家的擺飾,或者饋贈送禮,也有許多人會選擇銅雕佛像,顯見多數人都能夠從藝術的角度來欣賞銅雕佛像創作。 知名雕塑家蕭任能表示,台灣因為佛道教興盛,民眾看多了佛像,所以直覺認為銅雕佛像是具有特定的意涵,如此反而窄化了創作者的創意與作品的藝術性。因此,如何讓作品能夠被多數人所接受,「生活化」就非常重要。「就如同佛光山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佛法可以生活化,佛像創作當然也可以生活化」,除了追求法相的莊嚴肅穆,另外就是在造型與整體的姿態要更融入現代的藝術風格,「從造型轉而著重意境的呈現」。 蕭任能說,從古至今,銅佛創作的方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主要是以脫臘和熔模鑄造的方式。但過去的科技不及現代進步,鑄造的粗胚必須再經過更細密的加工;而現代採用矽膠做模,可以做出非常精細且形狀複雜的模具,減少後製加工動作,能夠控製作品的質;「簡單來說,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前置』與『後製』工作所耗費工夫的不同」。 不過,蕭任能也強調,並非現代銅佛創作就不需要再後製細部精雕,除了大量翻模的產品,「創作者對於作品的要求,除了加工、打磨之外,還有上漆色、鎏金等不同的處理方式,以技巧、手法傳達所欲呈現的內涵。」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後製細作,所以同一個模鑄造出來作品,還是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更增加作品的獨特性。蕭任能以古為師,從研究古銅佛而獲致創作的靈感;卻又不守陳固舊,能夠由傳統中開創新局。 他說,觀賞古銅佛,首要必須建立年代的思維模式,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歸納成為系統,如北朝的造像顯得古樸而清瘦,唐宋明顯較為華麗,而明清因為工藝的進步,造型也比較優美而具有動感。至於現代銅佛創作的特色,則是在傳統中又不失創新風格,使得除了收藏的價值之外,也很適合作為家庭擺飾。「銅只是一種材料,人文才是創作的主要元素」,蕭任能說,欣賞現代銅佛創作,不僅在評價創作者的技巧和工藝性,更在尋找創作者與觀者的共鳴,如何讓觀者能夠感受到所要表達的意涵,這也是藝術家創作必需要考量的重點之一。 前一篇文章 七寶瑞光10大珍寶 下一篇文章 沙彌銅趣 法成憲心安住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貧僧有話要說一說 我還是以「貧僧」為名吧!三好沙彌 變變變動手做.樂趣多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活動地圖讀好書.吃好食.最安心花媽蔬食.樂活高雄 作者其他文章工程師返家 把玻璃回收變文創堅持到底 拳擊小子成體育博士宗教基本法 宗教團體法的推手防狼師 最重終身解聘韶光花影藝術季 佛光大學 邀請明華園演出佛大素食系 海外實習獲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