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右)成立天韻箏樂團,表現素材的多元性。 圖/李友忠
文/記者李碧華
天韻箏樂團團長黃慧玲,溫柔謙和,在音樂文化及禪學各領域皆孜孜不倦;因喜愛文學,再往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攻讀第二個博士學位。
學習讓她感覺快樂充實,黃慧玲成立天韻箏樂團,箏歌彈唱中加入台灣文化的元素,將民歌、中西樂曲納入,表現素材的多元性。
「箏樂可擴大為真情、珍惜、樂活。」黃慧玲從愛惜本土的文化做為基礎,再朝向全球化展演,逐步達成天韻箏樂團發展的短中長期的進程。她說,樂團團員以音樂科系專業的演奏家為主,須具備對音樂的演奏及多種語言溝通能力,舞台儀態美更不可缺,兼具視覺、聽覺、感官美學。
黃慧玲曾率領教授團隊前往澳洲布里斯本參加台灣嘉年華會,一六五一位澳洲國民一起演奏波浪鼓,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音樂無國界,天韻箏樂團將全力推廣台灣文化藝術邁向國際舞台。」她說,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得到鼓舞和力量,佛光大學古箏社即是她嘉惠學子的最美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