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世代品牌競爭激烈,市場瞬息變化,APP行動裝置引發的行銷戰衝擊各行各業。傳統的行銷手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重視感官接觸的需求,也因為如此激發了有感服務行銷的盛行,如何將服務力轉化成業務力,成為現今企業顯學。
資深講師黃永猛指出,以往消費者透過口碑行銷或置入性行銷的取得資訊的方式,逐漸被講究快速行銷的「快」感所取代,每一個品牌fans更成為品牌的庶民代言人,唯有企業的服務超越客戶期待,才有機會將服務的價值與行銷結合,不僅提高顧客的的黏著度,更能將舊有已產生邊際效用遞減的行銷模式,重新由無感變成有感,唯有不斷創新才是王道。
另一方面,將服務力轉化為業務力,不但能夠使業績提升,更能培養出忠實顧客並創造口碑,如此的正向循環,才能讓服務人員真心接待每一位顧客,真心為每一位顧客提供解決方案,為企業帶來更高營收。
4超5感SUPER-FU
4超
1.超越時空限制:網路無遠弗屆,行銷除了要跨國化更要超前化,好的行銷活動要在第一時間搶鮮報;
2.超出競爭品牌想像:創新商品,創造行銷話題,超出對手的想像,讓競爭對手措手不及;
3.超乎顧客的期待:消費者至商家消費時都會有所期待,一方面來自個人過去的消費經驗,另一方面則來自商家口碑,如果商家的口碑很好,品牌形象也塑造的很高,可是消費者被服務時並沒有感受到驚喜與超乎預期甚至失望,會在瞬間產生無感甚至冷感,對商家而言,就無法提升滿意度,甚至產生客訴。
4.超前提出品牌的新主張:好的品牌要搶在競爭品牌前提出新主張,引領風騷形成該類商品的代名詞。
5感
1.感知→指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品牌傳達給消費者的信息要快要清楚,在第一時間傳達商品的所有information。
2.感覺→指70%的消費者喜歡視聽溝通,只有30%喜歡文字溝通,行銷方式也從文字靜態描述的one way方式進入大量影音的two way,甚至multi way互動時代。
3.感受→品牌需要設計一套超有感的行銷情境,讓消費者體驗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4.感動→是共鳴,是滲透到內心深處,是刻骨銘心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5.感心→是從視覺感官上,將貼心的感覺深植在顧客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