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學?學區房水漲船高

 |2014.08.30
1153觀看次
字級
行銷人員特別穿上昆明某小學校服,向民眾介紹房子。圖/中新社
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昆明春季房交會上,「學區房」成為建商的宣傳重點。圖為舉著學區房宣傳招牌的行銷人員。 圖/中新社

【新華社電】八月的北京,暑熱仍盛,白領劉儀(化名)卻時常奔波在烈日下。一旦電話響起,二手房仲介告訴她「姐,你想要的那個學區出了套房,來看看吧。」這話語如同發令槍,驅使劉儀告別辦公室的冷氣,跟隨仲介穿過大街小巷,上樓、看房、下樓,興奮、失望、焦慮的情緒,如影隨行。「很累,也很煩,但是沒辦法。」劉儀說,「我們要給孩子買學區房,為他上小學做準備。」

學區房在美國、加拿大、南韓等世界各國廣泛存在,中國人向來重視子女的教育,近年來,學區房炙手可熱,「天價學區房」更時有所聞。

由於許多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都集中在早期發展的內城,周邊新區教育資源較為薄弱,北京也是如此。劉儀夫婦都是外地人,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已在近郊買了房子,但隨著兒子長大,為了讓兒子讀好一點的小學,他們開始積極找房子。

低迷中一枝獨秀

新華社記者採訪發現,購買學區房的主力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青年夫婦,他們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工作,有體面的職業、不錯的收入,基於自身的經歷,非常認可「知識改變命運」,因此也很重視子女教育。

劉儀很慶幸趕上了今年大陸房市低迷,交易冷清的時刻,但最近三、四個月仲介帶著她看了二、三十套房子,能夠滿足要求的房子卻少之又少。「只遇到過一套各方面都比較合適的,但被別人先買了。」劉儀有些懊惱地說,「市道是不好,但條件好的房子還是好賣。」

在看房過程中,劉儀也憂慮房子的品質,這些學區房多數修建於一九八○、九○年代甚至更早,房子老舊、設計理念落後、缺乏良好環境和社區管理,但由於地段好,加上學區房的光環,房價始終高高在上。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學區房平均一平方米逼近人民幣四萬元(一坪相當於新台幣六十四萬五千多元),過去一年的漲幅約為二成,高於上海全城房價百分之十六的平均漲幅,而北京學區房去年的漲幅更高達三成五,一平方米的價格超過人民幣四萬五千元(一坪約為新台幣七十二萬六千多元)。

無法百分百保值

「放棄郊區的新房子,換成城裡的『老破小』,居住品質一定大打折扣。」劉儀有些忐忑地說:「而且老房子如果遇到拆遷,怎麼保障原來的學區呢?」來自寧夏銀川市的張海川則已克服了這些心情上的糾結。他的兒子九月就要上小學了,他早在二○一一年就在當地最好的小學之一銀川市實驗小學附近買了學區房,以便孩子能順利就近入學。

看好學區房的增值保值潛力,也是一些家長購買學區房的重要原因之一。「學區房房源有限而需求無限,一般不會貶值。」張海川說,當年他買房的價格就比那一片的非學區房貴了大約二成。

然而,並非每一個地方的學區房都能保值,在北京一家大型IT企業工作的王昌莉(化名)和丈夫去年底為女兒買的學區房,到今年價格就下跌了。「是覺得有點難受,但我們的收入也在往上走,日子還是會愈來愈好的。」王昌莉說,為了讓孩子念好大學,就要念好中學以及好小學。她和先生會為孩子盡可能提供好的環境。

竹籃打水一場空

為杜絕走後門、繳錢跨區選校等現象,中國大陸官方要求十九個大城市今年要制定完善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方案,並在明年實施就近入學政策。然而,在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環境下,就近入學政策反而使得「學區房」變得更為熱門搶手。

然而,購買學區房的風險也不可忽視,學區的階段性調整、教育改革的推廣使名校光環褪色等因素,都有可能讓家長的投入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行業人士指出,購買純粹為上學名額、居住價值很低的房子,一旦政策有變化,風險較高,畢竟「這不是理性的購買行為。」一位仲介告訴記者。

近年來,中國努力推行義務教育改革,希望能均衡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但從政策的實施到效果顯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學區房現象短期內不太可能消失,「人生的路很長,家長能為孩子做的其實非常有限,所以我們還是想竭盡全力。」仍然不放棄的劉儀如是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