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轉變 收復溼地

 |2014.08.23
1154觀看次
字級
另一個位於黑龍江的大慶龍鳳溼地自然保護區,面積更大,達5050公頃,除了有較多的湖泊和沼澤,還有與之共存的草原、自然次生林、人工林,丹頂鶴、東方白鸛等多種珍稀瀕危動物在此棲息。圖/新華社
位於黑龍江省富錦市西南、總面積2200公頃的「富錦國家溼地公園」,於2009年晉升為國家溼地公園,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命名為「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上世紀九○年代,公園裡的大片溼地遭破壞,被開墾成耕地。圖/新華社
圖為2005年前富錦國家溼地公園內被開墾成耕地的景象;下圖為復育後的富錦國家溼地公園。圖/新華社

【新華社電】黑龍江省伊春市新青區擁有保存完好的大面積泥炭沼澤溼地,是白頭鶴在中國最重要的繁殖棲息地。上世紀七○年代,人們想把這片溼地改造成萬畝良田,但由於某些自然條件的限制,最終以失敗告終。

「我們感到很慶幸。如果當初成功了,就沒有現在這麼一大塊溼地了,這裡也不是白頭鶴的故鄉了。圍墾等行為,過去可能叫『開發利用』,現在叫『破壞』。這就是觀念的轉變。」新青白頭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劉寶財說。

新華社記者日前到「溼地大省」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大慶、伊春、雞西、佳木斯等多個城市採訪發現,雖然溼地遭到破壞的情況仍偶有發生,但當地民眾對於溼地的重要性幾乎達成共識,甚至投入人力財力加以保護,成功遏止了溼地縮減的趨勢。

曾被誤認無用

這種變化來之不易。有「地球之腎」的溼地,對於緩解汙染和應對氣候變化有重要作用,然而,為了發展經濟、解決吃飯問題,很多溼地曾一度被「改造」成耕地和林地。

上世紀六、七○年代,政府鼓勵農業開墾,老百姓認為溼地是沒有用的東西,就把水從溼地排乾變農田。改造後的農田不僅糧食產量低,也改變了溼地的原始狀態和功能。「現在看起來很愚蠢,但當時形勢所迫,不這樣做,人養活不了,就業解決不了。」伊春市美溪林業局副局長卓雷說。

隨著林木資源減少,國家限制森林採伐,不少林場職工「放下斧頭鋸,奔向黑土地」,在溼地上「因地制宜」,致使當地水源涵養能力大幅下降,植被破壞嚴重,一有大雨,經常導致洪災。「過去人們沒把溼地放在重要位置上,溼地的重要性不亞於森林,甚至更重要。」伊春市美溪區資源林政局副局長王家鵬告訴記者。

王家鵬說,上世紀九○年代,當地曾進行溼地「改造」,在上面種落葉松等樹種,沒想到風一大就把樹颳倒了。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作法對林業發展效果有限,卻毀壞了大量溼地。

打一場保衛戰

根據大陸國家林業局今年初發布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二○一三年之前的十年,中國溼地面積減少了百分之八點八二。為此,一場溼地「保衛戰」已經打響。黑龍江大小興安嶺不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而且當地很多城市還進行了生態移民,將人類活動對溼地生態系統的干擾降低到最低。

中國大陸於十八大提出,要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也要求畫定生態保護紅線。各級地方政府於是努力申請溼地保護區,一些地方還把溼地保護納入了黨政領導的政績考核。

其中,黑龍江省對溼地保護的觀念改變很大,不僅在生產活動上,生活上也也改變。在美溪溼地到處都能聽到林蛙的叫聲,每年秋季,它們從陸地奔向河流。曾有不法分子在河流兩岸用塑膠膜圍成一個帳篷,對林蛙進行屠殺,當作菜餚或製成藥物,對溼地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現在,「隨著政府打擊力度加大,以及溼地保護觀念的轉變,過去認為合理的捕殺,現在幾乎看不到了。」伊春市美溪林業局副局長卓雷說。

觀光的新動力

當然,保護溼地也意味著許多以前靠溼地「吃飯」的人生活會變得困難,尤其對於那些經濟發展曾嚴重依賴林業的地方來說,商業性採伐禁止後,確實引來當地某些老百姓的怨言,認為溼地保護影響了他們的生計,如今當地政府也在努力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即便如此,保護溼地的民意基礎還是在穩步增加。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愈來愈多去過大城市的當地人「受不了霧霾」,也由此意識到了生態環境的寶貴;另一方面,保護溼地現在也能為當地民眾帶來好處,像是開發溼地公園能發展旅遊業,成為許多城市就業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