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 范宗沛 跨越世代 以音樂送媽媽最後一程 阮愛惠 |2014.07.13 語音朗讀 95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范宗沛(左)把音樂當成送給媽媽的禮物。圖/風潮音樂提供 大提琴家范宗沛,是台灣跨界音樂的一朵奇葩,也是唯一獲得「三金一亞」加被的音樂人。圖/風潮音樂提供 范宗沛因為年輕朋友的幫助,走出人生低潮。圖/風潮音樂提供 《優雅時光》封面。圖/風潮音樂提供 范宗沛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從心靈出發。圖/風潮音樂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大提琴家范宗沛,是台灣跨界音樂的一朵奇葩,也是唯一獲得「三金一亞」加被的音樂人──他得過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第八和十五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獎、第三十五與三十八屆金鐘獎最佳音效獎及第四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電影配樂獎。 人稱「音樂鬼才」的范宗沛,演奏功力一流,編曲的天分更令人咋舌,從古典音樂到新世紀音樂、從爵士樂到流行音樂,他總能隨心遊走於琴絃間,任意把音符串成美妙的曲律。范宗沛曾製作多部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配樂;也曾替數不盡的音樂專輯、音樂會擔任編曲及製作工作,在業界素有口碑;他各種音樂形式都能掌握,可說是任考不倒;他製作的電視電影配樂,用細膩悠轉或澎湃激昂的樂曲與劇情交融互襯,往往為戲劇作品加分甚多。 製作專輯 向前輩鄧雨賢致敬 玩遍了影像作品的配樂工作之後,范宗沛最近有兩件新作品值得注目,一是《望.不忘春風》專輯;另一件是《優雅時光》。這兩件作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也可說是音樂家私人生活的某種映照。對「范迷」而言,這兩張作品絕對不容忽視,因為它們和范宗沛以前的作品很不一樣,細心的樂迷一定能聽出其中奧秘。 《望.不忘春風》專輯是范宗沛向台灣前輩音樂家鄧雨賢的致敬之作,內含雙CD,一張包含了鄧氏被今人合稱「四月望雨」的四首經典代表曲,以及多首反映日治時期台灣風情的曲子,如〈蕃社姑娘〉、〈春宵吟〉等。范宗沛以不同風格、手法,將這些民謠改編為演奏曲。有些歌曲保持較多原有風貌,有些則以大相逕庭的調性,讓老歌穿新衣化新妝,以現代風情嶄新登場。 另一張CD,則忠於鄧氏原有的曲律,並重現當年的小樂隊編制及演奏形式,原汁原味呈現復古興味,讓樂迷重新感受三○年代質樸風華。 橫越時空 兩代音樂人交相輝映 《望.不忘春風》專輯推出後,吸引了很多三十多歲的人買來自聽及送給爸媽、阿公阿嬤;當初找范宗沛製作此專輯的鄧雨賢孫兒鄧泰超,對阿公的作品能以新舊兩種面貌重現江湖、且再次受到不同世代樂迷的喜愛,更是無比感動歡喜。 范宗沛說:「我是外省第二代,本來對鄧雨賢了解不多,因為這個工作,我對鄧雨賢,以及那個時代的音樂在表現什麼,有了跨世代的理解和感受。」 十九歲從中國大陸北京渡海來台的范媽媽,在一九六一年生下范宗沛,與一九○六年在桃園龍潭出生的世家子弟鄧雨賢,兩代音樂人從毫無關聯,到這張專輯裡的緊密勾纏、交相輝映,是兩個才子跨越時空的請安問訊;也是兩種音樂世代精神的遙相呼應。 范宗沛說:「音樂不受文化和語言隔閡,我很開心能進入鄧雨賢的音樂世界,為它們找 到新的演繹方式。這張專輯受到大眾歡迎,對我有正面意義,也是我以前從未感受過的創作樂趣。」 宗教信仰 為生命注入全新泉源 范宗沛在四十八歲那年受洗成為基督徒。這個因緣說早不早,說晚不晚,彷彿天主早就作了安排。他說:「我從小就在救世傳播協會環境下長大,對基督教不陌生。媽媽很早就進入信仰,一直擔心我如果沒有和她擁有相同信仰,未來不能在天堂相會。我受洗時,媽媽很感動,還喜極而泣。」 開始創作音樂後,范宗沛也有很多宗教因緣,他曾為佛教團體作過佛曲,也作過不少宗教意涵如《清香落》之類的心靈音樂。不同的宗教,對范宗沛而言並無差別,因為音樂是跨界元素。 太太陪伴 走過人生低潮 四十七歲那年,范宗沛某天走在街上,看到一群年輕女孩在街頭表演。他駐足觀賞,發現她們琴音不準。他忍不住職業病發作,批評女孩這樣的水準也敢表演。女孩也不生氣,反而問他:「那你要不要來教我們?」 范宗沛和這些女孩接近之後,發現她們來自一個家教會,順著因緣,他開始跟著這些新朋友作禮拜。新朋友待他如親如故,關心他的生活起居,在乎他的哀樂情緒。范宗沛說:「那時,我經營多年的餐廳因人事問題,面臨很大的虧損,快要倒閉;我的身體因長期吃牛排鵝肝、飲酒熬夜,被醫生警告狀況很差;我失去人生目標,身心都在崩潰邊緣,那時就是這群新朋友陪伴我、支持我。」後來女孩中的一位,在去年五月成為范宗沛的太太,也成為他身邊最重要的支持力量。 人與人相處 以心真誠交往 范宗沛的父母早年離異,父親赴美、母親改嫁之後,他在孤獨的情境中長大。他說:「我以前不太相信別人,對每件事都抱持懷疑態度。這群新朋友年紀雖比我輕,但真心關懷我,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情誼,重新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 雖然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范宗沛學習得很慢;但一旦得到啟發,卻領悟得很快。他說:「以前我以為人與人之間,只有商場和餐桌上的關係;現在的我覺得,若想和一個人有互動,不是把他拉到我面前吃飯喝酒,而是要花時間去關心他的心理狀態,從生活面和精神面,以靈的層次建立關係。即使是音樂人,我也是用這個方式,從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作起,真心地交往,後來對方也都願意付出他的音樂才華和我合作。」 曾經,以為世界上只有媽媽一位親人,對於生離死別相當懼怕的范宗沛,用心靈的距離作為防衛機制,結果也阻隔了世間美好的義理人情。從前他個人創作專輯裡的憂傷和孤寂,原來並不是強說愁。而今行至人生中途,幸有宗教的信仰為生命注入全新泉源,讓范宗沛在人生極度低盪混亂的時期,不致被沮喪和哀傷擊垮。 宗教不只是苦海中的浮木,更為范宗沛帶來真正的安詳和喜悅,所以,新作品《望.不忘春風》中的歡愉與《優雅時光》中的靜美,原來也都不是刻意賦予的,它是真正來自編曲、演奏者內心的傳呼。 與媽媽最後的溝通 共享優雅時光 范宗沛的母親兩年前開始失智,後來漸漸認不得兒子,卻對他演奏的大提琴聲音很有感覺。范宗沛想作一些音樂給媽媽聽,正好他合作多次的豎琴好手李哲音,也因父親年紀大了,想彈一些適合長輩聽的音樂。 兩人攜手灌錄了《優雅時光》大提琴、豎琴二重奏專輯,范宗沛從經常演奏的曲目中,選了十五首經典名曲,都是他個人極熟悉而眷愛的,包括柴可夫斯基的〈悲歌〉和〈e小調第五號交響曲第二章〉;馬斯卡尼的〈鄉間騎士間奏曲〉、約翰.巴瑞的〈遠離非洲〉、坂本龍一的〈活力充沛〉及黃韻玲的〈心動〉……,範圍橫跨巴洛克、古典到現代,不拘格式,全依范宗沛心中最愛來圈選。演奏形式純粹而精鍊,透過大提琴如歌的訴說及豎琴細緻的唱和,傳誦出這些名曲的優雅和柔美情調。 轉變作曲風格 與樂迷一起成長 范宗沛說:「這些音樂很peace,除了上了年紀的人,我也建議可以常放給安寧病房的人和睡不著的人聽。媽媽後來忘了我是誰,聽到這些音樂卻會數拍子。媽媽六月五日過世了,最後的時光裡,她一直在聽這些音樂。她生前常鎖緊眉頭,她走的時候,眉頭是放鬆的,表情非常平靜。最後的這一年,我無法和她對話,這張音樂是我和她之間最後的溝通,也是我送給媽媽最後的一份禮物。」 過去習慣范宗沛憂傷、叛逆、善變的風格的樂迷,對於這張迥異於從前的《優雅時光》,會有什麼反應呢?范宗沛說:「我覺得作任何事,都和年紀有關。每個階段,都不必回頭,也不必悔恨和不捨。我今年五十三歲,不必想去重新占領三十歲的市場;我的樂迷也在長大,我作我現在喜歡的音樂,相信他們也會在我身邊一起成長。」 前一篇文章 歌仔戲小生 陳亞蘭 下一篇文章 華視 總經理 王麟祥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退休之後2025.05.01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