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 總經理 王麟祥 阮愛惠 |2014.07.20 語音朗讀 70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聞節目是王麟祥最先設定的改革目標。圖/蔡森棋 二十六歲進入華視從事基層廣告業務;六十二歲二度當上華視總經理,王麟祥與華視的淵源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圖/蔡森棋 王麟祥(左)與陳松勇(右)等許多老牌藝人都有好交情。圖/蔡森棋 韓星河智苑(左)日前來台,特地到華視拜訪。圖/蔡森棋 文/記者阮愛惠 二十六歲進入華視從事基層廣告業務;六十二歲二度當上華視總經理,王麟祥與華視的淵源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若要找一個最簡單的說法,那就是他對廣告媒體事業有天生的熱情,這種熱情自他二十二歲開啟了後,在華視得到最大的發展。這股工作之愛延燒到今天,熱力更盛;帶著這把熊熊烈火,今年三月重新坐上華視總座的王麟祥說:「華視這口灶冷太久了,該是把它重新燒熱的時候了!」 雖是老華視人,王麟祥的重返,可是董事會耗時一個月,從十六位候選人中遴選出來的。王麟祥由董事長邵玉銘親自提名,並得到大多數董事認可,最後出線。一般認為,華視有意借重他的業務長才,重振華視榮光。 讓中南部鄉親 在地發聲 王麟祥三月初上任,即展現他劍及履及的魄力,他和藝人高凌風有三十年交情,也感念高凌風在華視的貢獻;高凌風過世後,王麟祥不但提撥兩百萬元贊助追悼高凌風的「藍寶石之夜」演唱會,並認購二十萬元門票,也在隔天轉播演唱會內容。 另外,對於每日都在發生的新聞時事,則是王麟祥最先鎖定的改革目標,他說﹕「我希望從早上六時到下午五時半都有新聞節目,晚間再推出帶狀的談話節目。」為了讓新聞節目耳目一新,王麟祥日前還聘請設計大師方國強,為十二位女主播每人設計了兩款亮麗時尚的主播服,他說:「讓主播有榮耀感,播起新聞更帶勁!」 為了打破「大多數新聞都在台北發聲」的刻板作法,王麟祥特地在台中、高雄打造了兩個攝影棚,四月更開闢了全台唯一在地發聲的「鄉親踹講」帶狀新聞節目,周一至周五下午一時到二時在主頻道及新聞資訊頻道播出,讓主播羅瑞成南下採擷中南部鄉親的心聲。 積極整合 發展新媒體 至於綜藝及戲劇節目方面,王麟祥表示,華視是公廣集團,也是商業電視台,爭取收視率之餘,仍會注意社會責任。未來他除了會鞏固原本黃金時段節目,也會積極經營二級時段節目;王麟祥將成立華視節目企畫中心,長期規畫優質節目製播。目前他打算說服董事會增加戲劇節目製作預算,以一集一百五十萬元的成本,籌製優質的在地化戲劇。 王麟祥把華視的製作環境比作是設備完善的廚房,「我們有廚房,為什麼不出菜?」二○一六年台灣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他說:「我們的目標是『一次製作、多元輸出、全面覆蓋』,因為我們除了主頻,還有新聞資訊台、教育文化頻道及HD高畫質頻道,未來這些收視平台將進入MOD,手機4G吃到飽普及的時代,我們也會和電信業者談頻道授權,經營OTT、App和FB,可以說只要有輸出口,都能看到華視的節目!」 王麟祥說:「電視已經不值錢,我目前在做的是新媒體的發展,這不是未來的趨勢,而是眼前唯一的價值。所有的無線電視都在朝這個方向進展,但我很積極、很有概念、整合力夠強。」 從上游的節目企畫和製作,到中游的工程資訊重設及更新,再到下游的輸出平台整合,華視這口老灶已經添柴點火,慢慢地提升熱度了。王麟祥信心滿滿地說:「全面數位化之後,五百多個頻道需要許多節目。我們先把節目作好,就能取得優勢,這是必然的走勢;未來華視也不叫華視,叫華視傳媒;它不只是電視台,更是一個Branding(品牌),4G時代,一定會有我們的一席!」 從宗教體會 與人和諧共處 王麟祥是基督徒,長年擔任長榮中學董事,執守教徒的任務。但他對其他宗教保持尊重,只要是正信的宗教,王麟祥都樂於贊助和結緣。他說:「不同宗教其實有共同的中心思想,例如星雲大師為什麼能和單國璽主教成為好友?他們談的已不只是宗教,而是哲學。」 王麟祥自小居住的屋子旁就是一個道觀,裡面常傳出誦經講道聲,所以他對佛道信仰感到親近。王麟祥的母親和道觀裡的修行者交情很好,時相往來,讓他從小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包容性。 是非成敗 交託天主 母親七十多歲過後,之後的二十年都和王麟祥一起生活,雖然因慢性病及小中風而有不少後遺症,但經過妥善照顧,都復元得不錯。母親過世時,王麟祥極力主張把母親的奠儀捐出去,兄弟姐妹也依從王麟祥的心意。在母親告別式那天,王麟祥請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的人一起進駐,現場收的奠儀馬上轉給基金會,並開立收據給包奠儀的人。王麟祥說:「這些都是別人的錢,收多少、開多少收據要弄得很清楚。最後收了多少錢,不必來告訴我。」 對於和自己不同立場、思維的人能包容;對於社會公益的付出,能作多少算多少;對於一生都熱愛的媒體事業,王麟祥則是老驥伏櫪、盡其所能,誓把過去的經驗帶進現在,結合新世代的創意,再次掌握時代脈動和市場需求。振衰起敝的工作必定勞累,王麟祥消憂解乏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回歸體育人的本色,在泳池中放空思緒、讓水滌淨身心。 聖經上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所以是非成敗或苦樂悲欣,王麟祥盡交託給天主,不放在自心了。 幫年輕人創造機會 確立價值觀 王麟祥畢業於體育系,他只當了一年體育老師,之後四十年都在媒體圈。王麟祥常說:「作每一件事,如果不覺有趣味,是很難作下去的。」 大一那年,王麟祥在一次足球賽中,右腳的後十字韌帶被踢斷,雖不至於影響行走,卻讓他無法作彈跳動作,而且常會脫臼。他說:「那時才十八歲,也沒想到會不會影響以後的人生,只祈求能順利念到畢業。」因為腳疾,王麟祥不必當兵,也不想長久當體育老師。他說:「腳傷好像是一個劫數,也可說是人生的轉捩點。二十二歲那年,我決定來台北從事業務工作。」 能幫就幫 是處世哲學 王麟祥的第一份工作是當時的「國和」廣告公司業務員,薪水才二千二,比起體育老師七千六百元薪水,差了一大截,工作也很辛苦,但他很喜歡業務的工作性質。前兩年,王麟祥因為年輕又單身,被規定要住在公司內,早上七時起床,看見堆滿菸屁股的菸灰缸,他不忍工讀小妹八時帶著惺忪的睡眼來上班時,還要忙這些雜事,往往就順手幫她做了。過年期間,已婚的男同事有各種理由不能來值班,人家一拜託,王麟祥就概括承受了。「能幫就幫,能做就做」,是他的處世哲學。 二十六歲那年,華視挖角王麟祥,老東家卻不放人,有三、四個月的時間,王麟祥兩邊工作都要兼顧。華視隸屬軍方系統,未正式報到前,王麟祥的台南老家管區先去他家作身家調查,王麟祥的媽媽還以為他在外面和人打架了。 結合世代 擦出創意火花 在華視一做二十二年。王麟祥謙稱自己進媒體界是「不學無術」,只因為對這一行充滿興趣;他說:「體育和媒體看起來好像沒有關係,其實不是如此。運動是一種文化,媒體也是文化,兩者之間,必然能擦出火花。」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客戶如果愛好體育活動,王麟祥登門拜訪時,就很容易敲開客戶心門,比起別的業務員,更有談成的機會。 因為對工作充滿興趣,王麟祥和客人溝通時,很快就能掌握對方要什麼。他說:「我們那個世代憑的是經驗法則,和現今的年輕人很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著重思考和創意。」如果請王麟祥給年輕人職場建議,他說:「時代在變,但一個人的中心思想不能變。每個人都應確立價值觀。我們只能在一旁提點、幫襯,最終要讓年輕人學會自己思考,創造自我價值。」 王麟祥說:「我們這輩和年輕世代各方面的價值觀不盡相同,但長輩要幫年輕人創造機會,我之所以重回華視,只想把華視鋪陳好,讓之後接手的人都有機會把華視塑造得更好。華視也許不容易重返老三台時代的榮光,但我要讓華視存在得很有尊嚴,更要讓全世界的華人都看得到!」 前一篇文章 大提琴家 范宗沛 跨越世代 以音樂送媽媽最後一程 下一篇文章 藝術家 許伯夷 行腳天下 創造財富幫助他人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退休之後2025.05.01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