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大學數位設計系林志宏同學示範復健體感遊戲,可幫助腦中風病人復健。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學生電玩遊戲作品,首度獲得醫界肯定,並展開跨校跨界醫療合作計畫。復健科醫師指出,這款國內首創的「復健體感遊戲」,主要針對需長期復建的兩大族群「腦中風」與「兒童發展遲緩」設計,讓患者可「寓復健於玩樂」,透過有趣的「打怪」遊戲,一次次練習與破關,達到復健效果。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復健部主任李鴻斌說,復健是漫長、艱辛又乏味的路,不少病人因動機不足、缺乏協助等因素中斷。醫師與治療師常跟病人說,你回家可繼續做某些動作,但沒人可監督病患動作是否確實、需執行的次數有沒有確實完成。
台中明道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最近共同設計一套互動式電玩遊戲,針對復健科最重要的兩大族群「腦中風」與「發展遲緩兒童」開發;具創新故事性的遊戲內容與音樂畫面,搭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指定的復健動作完成,患者可透過「從易到難」的遊戲關卡,循序漸進,提高復健意願。
李鴻斌表示,病人透過遊戲進行復健,必須做出正確動作並維持一段時間,才能順利使遊戲角色攻擊怪物,可隨時了解動作是否正確,遊戲具有難度,復健病人能循序漸進訓練軀幹協調度及肌耐力,可增加居家復健及病人獨立執行復健運動的能力,讓患者在愉快的遊戲中,高度專注並完成所需的復健過程,達到協助病人回歸日常生活自我照顧能力。
「復健體感遊戲」由明道大學數位設計系教授殷聖楷指導,學生林志宏、賴正偉共同製作,包括劇情編排、角色及場景美術繪圖、遊戲程式撰寫、音樂作曲等。昨日發表會上,明道大學、雲科大、台大三方代表出席,開啟跨校跨界應用型研究與技術發展。殷聖楷表示,遊戲內容以RPG(角色扮演遊戲)方式進行,使用者根據關卡要求,在有限時間內確實完成指定動作,即可「打怪成功」晉級下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