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黃斑部病變 方格物隨手測

陳玲芳 |2014.07.10
2663觀看次
字級
阿公在家要幫孫子看功課,卻發現眼睛的中間老是一團黑,看醫生才知是黃斑部病變。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項黃斑部病變公益檢測活動發現,黃斑部病變不只是老年人專屬疾病,全台約有近三十五萬名中壯族群可能罹患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提醒,黃斑部病變患者常將早期模糊症狀誤認為老化現象,延誤就醫。

一名六十五歲患者,一年前視力變模糊,以為老花眼,隨便買一副老花眼鏡戴,不料有天半夜醒來,翻身時看到老婆的臉中間一團黑,以為「見鬼」,嚇得去廟裡拜拜。直到家人帶他就醫,發現是黃斑部病變,左眼嚴重水腫又出血。另一名六十二歲患者,病發時將iPhone看成iPad,走近拿起一看,驚覺畫面雖然變大,眼睛卻看不清楚。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副部主任賴旗俊說,老化是黃斑部病變主要原因,但遺傳、抽菸、營養不足、高度近視、過度陽光照射和糖尿病、眼中風等疾病,也會導致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病變兩年內若未積極治療,九成患者視力會惡化至零點一以下,是老年失明主因之一。半數以上患者,起初「單眼」作怪,閱讀困難,看報紙會莫名跳字、感覺字體歪歪的,容易被當成老花輕忽治療,且禍延另一隻眼的比率極高,民眾可使用「阿姆勒斯方格表」檢測。

賴旗俊表示,也可利用平板遊戲、浴室磁磚、下棋棋盤、麻將排列、孫子作業簿等方格型物品,正確執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檢測動作,距離三十公分、輪流換眼,看看格線是否有扭曲變形、出現黑影或線條中斷等狀況。

賴旗俊說,黃斑部病變主要是新生血管異常,健保已提供給付新生血管抑制劑,每個月一次施打藥劑至眼球內,可在不傷害視網膜情況下,抑制異常新生血管的生長,協助改善視力,約兩成患者可在三個月內痊癒,其他則需持續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