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有立 原創動漫幕後推手 郭士榛 |2014.07.07 語音朗讀 33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鄧有立,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榮譽理事長。 圖/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提供《少林武功》裡的一招一式都來自於正宗少林功夫。 圖/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提供《梁祝》把傳統故事中含蓄的祝英台變成現代女性,馬文才的搞笑對白更為淒美的愛情故事增加幽默性。圖/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提供 編按 為了更擴大文化視野,本版「文創生活學」專題擴展成「文化放大鏡」,除了以文創為基底,擴大採訪,加強深度廣度,針對藝術創作的人、事、物,尤其藝術家、劇團,甚至素人開創與奮鬥過程中,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帶給讀者豐富、有趣的閱讀…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只因小學四年級繪畫比賽得了第一名,鄧有立從此喜歡看漫畫、畫漫畫,最大願望就是當漫畫家。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榮譽理事長鄧有立投入動畫四十三年,雖沒有朝漫畫家發展,而一頭栽進「結合最好的創作人才,生產中國人自製動畫的推動者」。 首家動畫公司創辦人 有「台灣動畫超人」之稱的鄧有立,是台灣第一家動畫公司「中華卡通製作公司」創辦人。鄧有立表示,十七歲他隻身來台北學漫畫,從學徒做起,但沒人教他,一個月稿費只有七十五元,別人可以拿到二、三萬元,有些人故意在他面前數鈔票,激發鄧有立「我當下打定主意將來要當漫畫家的老闆。」四十多年一路走來雖然歷經艱辛,但鄧有立對動畫的熱情不變,堅持走原創這條道路,希望能創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卡通。 近耳順之年的鄧有立回想過去,日本人開始把電視動畫拿到台灣代工,當時有廣告公司招收二十多位本土漫畫家訓練他們,數年後中日斷交,這些本土漫畫家頓失工作,鄧有立結合其中七、八位,一九七一年成立「中華卡通」,拍第一部卡通片《西遊記》,引起各界矚目;一九七三年拍《中國文字演變》得到金馬獎,吸引香港南海電影公司找上門合拍《封神榜》,當年參與的蔡志忠、敖幼祥,如今已是兩岸動漫人氣天王。 挺進全球 兩岸合作力量大 雖然風光一時,但一連串打擊使鄧有立陷入低潮,他提起勇氣轉行做國小幼教書漫畫、電腦軟體,鄧有立自此扮演「資源整合者」角色,跟台灣中影、大陸北京合作。 往來兩岸布局長達十五年的鄧有立看得很清楚,他分析,台灣市場小,很難支撐一部好片子,從長遠看,台灣動漫市場在國際,需有好作品在國際得獎,打動好萊塢;若有好的題材、創意,可跨國公司合作發行;或將台灣經驗加上中國品牌,兩岸合作。 鄧有立說,台灣擁有人才和經驗,大陸製作成本低、市場大。發展以中華文化為題材的動畫片,只有兩岸加強合作才會前景廣闊。鄧有立一直奔走兩岸,致力兩地合作發展中華文化動畫,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少林傳奇》。 鄧有立指出,所謂中國品牌主要指中華文化題材,好比《梁祝》、《八仙》、《媽祖》等民間或神話故事及《少林武功》、《孫子兵法》等國際知名題材。《少林武功》裡一招一式都來自正宗少林功夫,由少林弟子演練,再以動畫搬上銀幕。鄧有立也相中全球有上數億信徒的《媽祖》,造成台中大甲鎮瀾宮和各地媽祖廟的媽祖Q版公仔及周邊商品熱賣,帶動媽祖公仔熱潮,成為年輕人收藏品。 《梁祝》把傳統故事中含蓄的祝英台變成現代女性,馬文才的搞笑對白為淒美愛情添加幽默。「劇本改了十八次,有些劇情還參考北京高中生的意見修改」鄧有立說。 鄧有立指出,近幾年全球網路遊戲發展迅速,但下一波的動漫趨勢則是雲端運用,台灣的軟體沒問題,但人才和整合經驗不足,唯有重視人才培育,台灣發展「雲動漫」才可挺進全球市場。 積極培育 動漫高端人才 近年來鄧有立致力人才培訓,二○○六年和蔡志忠等人創立「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擔任理事長,也和蔡志忠、宏基電腦施振榮合作,在台師大和台科大開辦「產學合作數位內容碩士班」,培養創作、企畫、編輯、形象等人才,及教授3D電腦動畫特效專業。 很多大師級人才被大陸高價挖角,這五年來,鄧有立一直在台灣培養動漫高端人才。今年七月起,台灣動漫創作協會結合華梵大學、中國科大、世新大學及復興美工,強調實作研習。凡對科學有夢想、會玩遊戲、喜歡畫畫的學生都可報名,報名額滿可開放旁聽。九月開始有學分課,計畫全台六十所學校,每校三十名學生,以小組創意做訓練,一組三人,其中一人美術要好、一人邏輯要好懂改編、創作會說故事,第三人要會玩遊戲,是一種複合性創意訓練。 訓練結業後,每組學生將面臨嚴格考驗。學生每個月要交出App短片、手機遊戲的創意發想,參與比賽,作品入選後成精英,即可加入市場。這樣的評比很嚴厲,創意產業教育就是要用刺激法激勵年輕人投入實戰。 小檔案 鄧有立 台灣動漫創作協會榮譽理事長,一九七一年首創台灣第一家動畫公司「中華卡通」,製作台灣第一部卡通電影《封神榜》。四十年來陸續策畫製作五部動畫電影與數十集動畫系列片,代表作有:《中國文字演變》、《三國演義》、《紅葉少棒》、《中華五千年》、《梁山伯與祝英台》、《少林傳奇》、《海之傳說—媽祖》等。鄧有立同時開展動漫教育,組織一百二十位動漫專家將小學教科書改編成漫畫書與視聽教學節目,和製作幼兒電腦互動教學軟體推動幼兒教學電腦化。 一九七五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作品曾獲得台灣金馬獎、金鼎獎、金學獎、中國電影第十屆華表獎、金雞百花獎。 前一篇文章 徐志摩親筆信 近賞大師情懷 下一篇文章 膠彩畫家施金輝 意外過世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