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親筆信 近賞大師情懷

 |2014.07.04
1487觀看次
字級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展出清末民初知名人士的畫畫、書信和手札,圖為詩人徐志摩的手稿,吸引民眾細細觀賞。圖/簡慧珍

【本報彰化訊】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邀請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展出清末民初知名人士的畫畫、書信和手札,參觀民眾可近距離觀賞林徽音的書法、徐志摩的親筆信,懷想知識分子在動盪時代的思想與生活。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展出九十六件作品,除了林、徐二人,還有陸小曼、蔡元培、胡適、陳獨秀、夏丏尊、朱自清等人真蹟。基金會主任研究員吳國豪說,無論書法、繪畫、書信或手札,都與他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可看出當時的社會氛圍,及高級知識分子其實也苦為生活奔波。

例如詩人徐志摩寫信給出版商,推薦為另一名詩人出版詩集;胡適倡導白話文,寫給學生的書法「聽琴知道性,避酒怕狂名」,遣詞用字很白話;八十八歲的齊白石雖享盛名,難免要為人寫賀詞給七十歲的老太太祝壽;夏丏尊寫信給家人,談的都是日常收支,可見當時經濟不寬裕。

「越是e化世代,手稿越少。」吳國豪說,清末民初仍用毛筆寫字作畫,書信手札別有一番懷舊情味,現代電腦打字、列印,頂多在印好的文件後面簽名,以後除了書畫家要親手寫字作畫,一般作家和學者恐怕手寫文件、札記將大幅減少,

彰化生活美學館長劉玄詠表示,展覽定調「國士無雙—民國大師情懷」,涵括一八四○年到一九九○年間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生物學家等手稿、作品,湧現東西文化交融、傳統與現代思想碰撞的特殊時代特色,值得觀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