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學校也開辦油畫、版畫、陶藝等藝術課程,讓學生能多元適性發展。
圖/台北啟明學校提供
「我是阿桂,我想當口琴老師!」穿著一身帥氣手繪T恤、親手做的帽子,兩眼全盲的阿桂自行走到定位,吹奏起好聽的口琴樂曲。
圖/林汝娟攝
【記者林汝娟報台北報導】「我是阿桂,我想當口琴老師!」穿著帥氣手繪T恤、戴著親手做的帽子,全盲的阿桂自己走到定位,熟練的吹奏起動聽的口琴樂曲。台北市啟明學校上周五舉辦表演藝術班「看見起飛的夢想」期末成果發表會,克服視力、肢體的限制走秀,用不放棄的心,打造獨立生活的基礎,讓夢想起飛!
在暗藏玄機的伸展台上,這群「精靈樂團」克服先天障礙,不僅走秀說出夢想,更隨著台下師生、家長跟著節奏打起拍子,愈演奏愈起勁,笑容蓋過了緊張神情。
實驗輔導室主任紀乃勳說,稍微突出的地板設計,讓他們可以安心的憑觸覺大秀自我。這次成果發表會,不僅是校內第一次較大型的演出,也結合「表演技術」、「服裝造型」及「藝術科技」課程與校外劇團、美容彩妝等師資,讓這群孩子在音樂演出、肢體開發與服裝造型上有更多學習與體驗的機會。
開發潛能
設表演藝術班
隨著時代變遷、特殊教育的變革,啟明落實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設有幼兒園、國小、國中至高中職。啟明校長胡冠璋說,學校原先僅招收單一視障的學生,現在半數以上的學生為「視多障生」,學生的需求改變,促進學校多元發展,讓學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胡冠璋表示,「只要發現孩子有潛能,就努力滿足他們的需要,『帶好每一個孩子』是我們的目標。」因此二○一二年成立表演藝術班,給有音樂、表演專長的學生多一個學習機會,讓「按摩」不是學生唯一的出路。
表演藝術班學生目前以高職生為主,只有九人,以考取街頭藝人執照、就業等作為目標,藉由學校的基本能力性向測驗評估,包括測試學生是否能夠克服表演時間久站,手指肌肉的靈活度、音律、節奏感等,讓教學資源能夠更加集中。
多樣社團
促進廣泛學習
紀乃勳說,學校也成立許多社團,包括廣播社、爵士鼓、電吉他、鍵盤演奏及口琴社,讓學生能廣泛學習。為此,學校也重新整建播音室與打擊音樂教室。此外,還開辦油畫、版畫、陶藝等藝術課程。
甫獲得台北市中等學校優良學生的阿桂,雖自幼全盲,但憑藉點字樂譜,學會演奏電子琴、爵士鼓、陶笛、薩克斯風、口琴等五種樂器。阿桂說,生活需要音樂的陪伴,心情低落時,音樂是抒發情緒的管道。現在他已是口琴社的實習小老師。
胡冠璋並感謝長期鼓勵、支持視障學習音樂的曹永坤先生,在他辭世後,將部分遺產捐給學校作為音樂教育所用,讓部分修習藝術的啟明學生能考上音樂系,或街頭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