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文房百年老店 文林堂文藝復興

郭士榛 |2014.05.19
339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當大家手拿原子筆、用電腦打字時,百年筆墨老店「文林堂」面對時代衝擊,挽救夕陽產業,「文林堂」第五代子孫林文山兄弟創立「文林堂股份有限公司」,將傳統書法化身精緻生活實用品,希望創新百年祖業,將無形資產產值化,轉型成為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身為「文林堂」第五代傳人的林文山和哥哥林文韋,幼年時因父親用心栽培,兄弟倆同時學習東方傳統寫意書畫和西方現代寫實繪畫,奠定傳統與現代美學基礎。長大後林文韋學習廣告設計,進入廣告公司工作;林文山對攝影和印刷著迷,選擇專業實用的工業設計。

美學流洩  文化底蘊

面對百年家業沒落,林氏兄弟決心重整百年祖業。三年前,哥哥林文韋提出以現代廣告設計、行銷包裝手法重振家業,林文山自覺尚沒準備好,將計畫擱置一旁。他說:「創新的產業,必須將傳統中華文化轉型為新東方古典美學時尚品牌,能在實用的物件中發現文化底蘊。」

老店轉型  時尚工藝

多年來,林文山秉持理念設計作品,像二○○八年參加台灣設計周展覽的作品《一團和氣》,結合中國剪紙藝術及宗教所創作的「搧蠅拍」;二○一○年剪紙系列作品《蛙!有囍!》、二○一一年參展作品可防水杯墊《墨痕》,待水消失後像幅水墨畫、《昔字系列—菩提本無樹》等作品,都是品牌結合美學和文化。

林文山開發文創商品過程中,結識了兩岸文創界赫赫有名的胡佑宗,及出版文創書《美學CEO》作者吳漢忠,因而認識「日星鑄字行」第二代老闆張張介冠,讓林文山重振家業的理想,向前跨進一步。

二○一三年台灣設計師周林文山的參展作品「一字千金」,是首次以祖業「文林堂」為品牌設計的文創商品,受到廣泛迴響和好評。也是生產文房四寶的百年老店「文林堂」與「日星鑄字行」結盟,讓老店轉型為時尚文創,首推作品「一字千金」為品牌轉型的代表產品。共同以保存中華文字和文化的初心,及探索東方古典和自然的道上,醞釀出獨具時尚工藝之作。

林文山表示,「日星鑄字行」推崇文化保存不餘遺力,由習字而惜字的演化過程,讓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和歷史價值能薪火相傳。而「文林堂」也從一個新的視角巧妙反映昔日漢字的價值,融入平常生活,對當代漢字文化具有借鑑用意。

作品「一字千金」著重文化保存和工藝精神的堅持,鉛字小心翼翼地包覆在母體黃銅裡,戒型由台北打鐵街的李中元老師傅手工製作,戒面如同手機滑蓋,可隨時更換鉛字,除保存舊時代工藝美學,也因跨界串聯,為即將沒落的夕陽傳產帶來文創契機。

圓夢計畫  獲一桶金

創業有雄心但缺資金,「文林堂品牌公司」運作是靠網路平台銷售,但開發產品需開模等資金,林文山在胡佑宗和同學指引下,向文化部提出「文林堂百年祖業文藝復興圓夢計畫」,並獲得五十萬獎金,增加了林文山創業的信心。他表示,「文林堂」開發自有品牌也提供美學設計服務,包含形象影片製作、 商業攝影、平面包裝設計、櫥窗陳列等,與品牌開發相得益彰。

林文山表示,文林堂藉由產品轉型的古意新用,將設計落實於商業價值,創造屬於台灣風格的新東方古典美學主義,將本土文化創作落實於商業領域,良性循環於文化保存和商品寶用的永續經營,讓舊時代美學工藝得以在當代與世界對話。

 小檔案 林文山

八○後的林文山出生於高雄,畢業於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一個難以歸類的藝術家,遊走於設計、攝影、視覺藝術等,醉心於新東方古典的演繹。

身為文林堂品牌第五代傳人,甫自學校畢業後不斷在藝術和設計的領域中探索,試圖找尋與祖業文房筆墨有關的東方古典美學。每年積極參與台灣設計師周和與東方美學有關的WORKSHOP,累積些許深富新東方風格的微觀作品。欲復興百年祖業文林堂,二○一四年與兄長林文韋成立「文林堂有限公司」,串聯本土傳統民間工藝,推廣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