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曾接受胃食道減重手術的譚小姐,術後吞嚥困難,診斷為「食道弛緩不能症」;台大醫院運用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手術,讓她在沒有傷口的情況下,得到安全有效治療,快速恢復正常進食。
外科部醫師李章銘說,個案曾進行胃食道減重手術,但與吞嚥困難並無直接關係,因食道受過破壞,組織沾黏,食道、腸道組織像一團雜物,必須抽絲剝繭找到食道肌肉切開。病患經過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治療,吞嚥恢復正常,是全球除了美國,第二例接受過胃食道減重及食道肌肉切開術的案例。
李章銘說,過去傳統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必須經過胸或腹腔肌肉切開手術,一定會留下明顯傷口,現在有了更好的治療方式,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不但治療效果提高至九成,術後也因為沒有傷口而可更快復原。
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是從內視鏡底下做一個黏膜下的隧道,在隧道下把造成收縮的環狀肌肉切開,讓食道鬆弛,食物就不會再卡在胸腔裡。他提醒,手術只是將食道的下括約肌鬆弛,吞食依然要靠重力,患者術後一定要小心吃東西,盡量小口吃並少量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