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第一線心情點滴】老爸罹水腦症引流手術變聰明!

周希諴 |2014.04.01
4772觀看次
字級

文/周希諴

一天清早,內人牽著八十九歲罹患失智症的老爸,皺著眉頭說:「你看,阿公(老爸)走路變不穩,講話也不清楚,反應變慢,是不是又中風了?」電腦斷層只顯示,腦萎縮跟一些舊的中風。心裡頭想,都要九十歲了,就這樣過日子吧,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都贊成。

一個月後,內人又說:「阿公(老爸)是不是有水腦症?再帶他去檢查看看吧。」「我覺得,要是讓阿公走路機能改善,不必使用輪椅,家裡就不用做無障礙空間改裝,否則那可是很大的工程,且我們每天又這麼忙……。」聽到這裡,突然心生畏懼,隔天趕緊再帶老爸繼續檢查,且找神經外科醫師,看看有沒有辦法改善?「是水腦症沒錯,動個小手術,能明顯改善步履,及走路穩定度。」聽到醫師這麼說,兄弟姐妹馬上決議,讓老爸接受手術。術後第二天,很久沒有說超過兩句話的老爸,竟能滔滔不絕。出院時,老爸走路的能力,恢復到只需他人一隻手輔助,也可唱以前最愛唱、近一年都不再唱的演歌(日本獨有的歌曲種類)片段。

註:「水腦症」是指腦脊髓液,不正常的堆積在腦部,出現頭痛、下肢無力,嚴重會意識昏迷、呼吸停止。

水腦症又分阻塞性水腦症,原因包括先天性或腫瘤所致,及交通性水腦症,即體內不能正常吸收腦脊髓液,對腦組織造成壓力與損害。其症狀,包括下肢無力、大小便控制不住、認知能力減弱,常緩慢出現,多半以年長者居多。

解決阻塞性水腦症,得先消除阻塞原因,例如腫瘤造成,就要將腫瘤切除。如果是先天性問題,可做「腦室腹腔引流手術」。

交通性水腦症,可從腦室排放腦脊髓液,或從腰椎排放至腹腔(目前最新的引流手術-─本案例即是接受此手術。)臨床上,水腦症無法完全藉由影像判斷,發現家裡老人家,有類似失智、行為異常、尿失禁、步履不穩等症狀,趕緊尋找神經內、外科醫師求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提高全家生活品質。

(作者為神經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