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許傑輝提供
阮愛惠
大家都知道,台灣金鐘獎的紀錄保持人,是拿了十三座獎的主播沈春華;大概很少人知道,入圍但「摃龜」紀錄十一次的,是許傑輝。長年的辛勞與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希望落空,卻還是屢敗屢戰……許傑輝能繼續走下去,除了對表演工作的熱愛,就是「堅持」兩個字。許傑輝很幸運,一進演藝圈,就遇上王小棣導演這位明師。「我受老師影響很大,她不告訴我事情的對或錯,而要我自己去思考,她教導我們的是對表演事業的態度和原則。」
但在演藝圈太有「原則」,就會阻礙一些工作機會,所以早年許傑輝必須趁假日到餐廳端盤子,賺取工錢來貼補生活費。即使到後來他因政治模仿秀走紅,也堅持不接賭博性節目的通告,更絕不上談話性節目講怪力亂神;少賺很多收入不打緊,還得罪了製作單位和幾位前輩。許傑輝的堅持是,社會已經夠亂了,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不應該再把不好的東西擺到孩子面前。
堅持理想 老天就會成全
許傑輝之所以能一直堅持,和他內在堅定的佛教信仰有關。他說:「我其實是很叛逆的人。我知道上天會試煉一個人,但我也常常在試煉老天爺。我不執著於吃素念經的『功德』,但我內心常常在和老天溝通,如果我堅持一種理想,祂會不會成全我?後來我發現,起心動念很重要,如果堅持的事情是對的,那就做吧!老天欠你的會還給你,你欠老天爺的,也一定要奉還!」
許傑輝小時候家中就供奉三尊佛、道教的神像,拜拜燒香是很平常的事;三十歲那年,許傑輝和朋友一起皈依妙蓮老和尚,自此他心中有佛,為人處世都時時和心中的佛打商量。許傑輝對金錢和物質有特定的看法,他說:「我現在也買得起超跑,但這一大筆錢可以做好多事情,為什麼要拿去買一部車?我有很多幫助他人的點子,很感謝的是,太太非常支持我,從不抱怨為什麼這些錢不給她買名牌包。」許傑輝長期贊助腦性麻痺的孩子;多年來,也一直支持一位住澎湖的風浪板國手,因為政府給予的經費很少,每當這位國手要出國比賽或移地訓練,許傑輝就會補助他十萬元旅費,希望他吃得營養、住得舒適。
許傑輝應佛光山新竹法寶寺之邀,將於四月十日(周四)晚上演講〈熱情不滅、創意無限〉,暢談他對創意生活的種種想法。才剛接到講師費時,他順手又捐了出去。他知道自己不是豪門巨富,也要預留老年的生活用度,但他相信老天爺,如果他想行善,老天爺會給他機會。「我很會種菜,年紀大了,演不了戲的時候,我還可以去種菜!我嚮往如來佛的境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來去自如,更希望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
推動都市農耕 種菜愛土地
許傑輝雖是台北人,但從小就有田園記憶,近年來熱中於都市農耕。他到處拜師,學種菜從撿寶麗龍箱子試種開始,之後試著拜訪農友、學會調配土壤,而今已在自家頂樓開闢了上百箱各式菜圃,隨著季節變換菜類,四時都見綠意盎然,花繁果茂。許傑輝說:「資訊時代裡,大家都以為『快』才會不敗,在快速的生活裡,大家逐漸忘了『慢』,找不到讓自己沉澱的方法。我種菜,讓自己放慢;我愛這塊土地,親手撫摸土壤的感覺非常療癒。我一直在推動都市農耕,希望透過這樣的實踐,讓孩子知道食物的來源和原始樣貌,進而能珍惜食物。」
許傑輝種菜不用農藥,用辣椒水和菸屁股浸泡的水來除蟲。但這些方法都很溫和,用久了效果不佳,蟲蟲開始肆虐菜園。後來他摸清蟲蟲的習性,都是晚上才出來啃菜,於是他就在夜裡拿著手電筒照明抓蟲。抓了蟲之後呢?「餵魚啊!」於是又有人批評他「殺生」。為了減少「殺業」,許傑輝發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抓蟲之前,先對著菜圃放話:「我甲恁講喔,這區,許董招待;其他區,不要過來,過來我就不客氣囉!」很奇妙的是,招待的那一區,被蟲吃得精光;其他區,蟲蟲也盡量不「越界」,許傑輝說:「蟲到底有沒有跨區『偷吃』無所謂,至少相信就是美好的感覺,這就是生活裡的創意。」
研究解剖學 當教學素材
許傑輝天生愛表演,喜歡逗樂他人。這種天賦,大概在小學時代就展露,老師、母親嚴格的管教,都抑制不了他的調皮搗蛋。後來他更靠著天賦,走進演藝界。傳統的表演功夫,以前都靠師徒的口傳心授,較少經過管理與整理。許傑輝意識到這個事實,開始在學理上下功夫。他買解剖學的書來看,發現掌管人類臉部的主要肌肉大約有十三條,他逐一了解每條肌肉的名稱和功能,有機會就請教醫生。「我不只是會搞笑,還會想辦法把天賦變成可以訓練和傳承的學問。我模仿過很多名人,他們臉部肌肉的動作原理在哪裡?如何模仿才能抓住重點?我一樣一樣整理出來。這些東西,也許不在我的生命成就中,但有可能變成『表演學』的素材,供後人參考。」許傑輝的表演功力近年來更受到中國大陸注目,已被延聘到湖南當模仿節目的專業評委,同時擔任與參賽者的表演指導老師,教他們如何模仿。其實在這之前,許傑輝就已在高雄和春技術學院及義守大學的電影與電視學系開授創意開發課程擔任專技副教授,他教過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深具信心。他說:「很會演的人不一定很會教別人演,但我下過功夫,而且我們在台灣這個思想自由的環境成長,創意真的比較活潑也比較有趣。這是我之所以在離開電視圈之後,能另起爐灶的主因之一。」
路長情更長 起心動念皆為善
許傑輝在演藝圈近三十年的資歷,演過兒童節目、電視劇、舞台劇、電影,後來更有長達九年的時間參與政治模仿娛樂節目。他曾經歷配音員、製作助理、客串歌仔戲、吊鋼絲等「打工仔」的工作;也曾燈紅酒綠,見識過中南部業主的商場文化。現在他回過頭去看,覺得能經歷不同的人生是很好的,「每一種生活都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壞,都在一種圓周式的循環裡,好壞會輪替。有一好就沒有兩好,但走過之後,我就更懂得選擇我要的生活。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會和那些人親近,這就是為什麼我可以常被邀請去道場演講,和靈性純淨的人在一起。」
許傑輝當年決定離開作了九年多的模仿秀節目,主要的原因是覺得那個環境已經不再讓自己進步了,也因長年搞笑而感到深沉的疲憊。雖然離開之後,馬上少了很多收入,而且好像切斷了在演藝圈扎的根,但他仍毅然決然離開。結果他一走出來,馬上被延攬去教書及編導台灣第一齣定目劇《台灣舞孃》,人生展開新頁,而且比從前還要忙碌。「我常告訴年輕人,工作職場上一定會有委屈,但先不要有脾氣。不管是對上或對下,人的起心動念要善,因為路長情更長,不要背負仇恨向前走。」
而作為佛教徒,許傑輝除了天天對著家裡的綠度母畫像祈求平安外,更常向菩薩祈求智慧和力量。他說:「老天給我的天賦,就是要我去
完成任務。我們每個人在生命裡應該要有一些堅持,而且是利益眾生的堅持。這種堅持,雖然在某些階段會很寂寞很孤單,可是堅持善念走過之後,或許你會在轉角看到一朵美麗的花在等著你。」